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轻叩诗歌的大门手抄报篇一
“轻叩诗歌的大门”是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选自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一册第六组,它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板块,通过阅读材料和开展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学习本单元,除了能读懂一些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了解当代诗歌的发展困境,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文学发展前景。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在阅读分析中归纳诗歌的共同点。上网查找资料,整理分析,了解当代诗歌的发展情况,通过辩论加深理解,形成观点,体会当代诗歌面临的困境,初步探讨文学发展的前景。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团体协作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并学会用计算机收集和整理资料。学习的成果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据,并能把探究活动的过程、学习成果整理好,用演示文稿、网站的形式发布。
学习目标:
情感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热爱诗歌的感情。
知识与能力:
1、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了解诗歌的分类、特点及发展历史。
3、初步了解当代诗歌的发展困境,预测当代诗歌的发展前景。
4、初步探讨文学的发展前景。
5、培养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进行分工合作,培养团队成员的协作精神。
2、学会通过计算机收集和整理资料。
3、能制作简单的ppt演示文稿和网站。
学习过程:
第一阶段初步感知
1、出示教师演示文稿,提出本单元的基本问题——文学还会有“黄金时代”吗?
2、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明确研究的方法:结合课本内容,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分小组自主研究。
3、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7人为宜,推选小组长,每个小组为自己的小组命名。组内商量分工情况并填写分工情况表。
4、提示学生从内容问题开始探究,出示内容问题:
(1)本单元六首诗歌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这些诗歌怎么分类?
(3)这一组诗歌有什么共同点?
(4)你读过哪些诗歌?
(5)诗歌有哪些共同点?
(6)诗歌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5、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内容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内容,借助学生支持文件学习,通过课外查找网络资源、到图书馆查找书籍等方式解决内容问题,并以小报或ppt的形式将学习成果整理好,下节课班内交流。
6、教师提供《“轻叩诗歌的大门”内容学习演示文稿范例》和《“轻叩诗歌的大门”内容学习演示文稿评价量规》,明确学习成果要求和评价标准。
7、学生汇报初步学习成果(一课时)。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师生根据《“轻叩诗歌的大门”内容学习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共同评价学习成果。
第二阶段深入探究
1、回顾第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布置新的探究任务。
出示单元问题:
(1)你认为征文比赛中“除诗歌外,题材不限”的这种规定会不会影响诗歌的发展?
(2)2006年,“赵丽华诗歌事件”轰轰烈烈,你怎么评价这次事件?
(3)80后作家韩寒认为,“现代诗歌和诗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你赞同他的观点吗?
(4)诗歌有可能重现唐朝时的辉煌吗?
2、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任务的可行方法:细化问题法、调查研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方法一:细化问题。如“2006年,‘赵丽华诗歌事件’轰轰烈烈,你怎么评价这次事件?”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几个步骤: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收集资料,了解“赵丽华诗歌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外界的评价,结合我们学习的诗歌知识得出我们的看法,用ppt整理出来。
方法二:调查研究。如“你认为征文比赛中‘除诗歌外,题材不限’的这种规定会不会影响诗歌的发展?”这个问题,可以先确定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采访,统计,分析,综合,得到结论。
3、各小组分头收集资料,集体讨论、分析整理资料,深入探究单元问题。
4、明确制作演示文稿的目的:总结对问题学习探究的情况和成果,教师提供《“轻叩诗歌的大门”演示文稿范例》和《“轻叩诗歌的大门”演示文稿评价量规》给学生看。
5、学生根据范例和量规要求,课外制作演示文稿。
演示文稿应包含的内容:a介绍小组成员;b小组研究的基本情况介绍;c对单元问题探索的过程与方法;
d学习成果。
6、学生展示演示文稿,师生共同评价。
7、举行一场主题辩论赛:现代诗歌和诗人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辩论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明确辩论要标,公布辩题和辩论赛规程。
辩题:正方:现代诗歌没有存在的必要
反方:现代诗歌有存在的必要
(2)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自愿选择正方或反方。每小组选出四名代表,分别担任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
(3)其他小组另派两人担任评委,并向全班公布辩论赛评分表。
(4)组织辩论。
(5)由参与评分小组的组长统计评分表,选出优胜队,评选最佳辩手,并宣布辩论结果,。
8、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准备主题辩论赛。
9、实施主题辩论赛。
10、各小组把从辩论赛中获得的新知识、产生的新观点进一步整理,完善《“轻叩诗歌的大门”演示文稿》中。
11、探究基本问题——文学还会有“黄金时代”吗?
各小组对“文学还会有‘黄金时代’吗”这个问题展开大讨论,预测文学发展的前景,进一步完善《“轻叩诗歌的大门”演示文稿》中。
12、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本小组学习的过程、情况和结果制作成网站。
(1)明确制作网站的目的:总结对问题的学习探究的情况和成果。
(2)介绍网站应包含的内容:a介绍小组成员;b小组研究基本情况介绍;c对框架问题的探索过程。
d其他更丰富的资源。
(3)教师提供《“轻叩诗歌的大门”学生网站范例》,明确制作网站的要求。
(4)公布《“轻叩诗歌的大门”网站评价量规》。
要求学生在两周内完成(可以利用课外时间)。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1、邀请学校领导,同科教师、同级学生参与单元成果展示活动。
2、各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演示文稿和网站,在小组内和小组间按照评价标准进行互评。
3、展示后要求根据评价意见修改演示文稿和网站。
4、将网站发布到校园网上。
第四阶段总结反思
活动结束后,写一份活动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思考:改进什么地方可以更利于我的学习?
轻叩诗歌的大门手抄报篇二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研究活动,让学生学会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还能对诗歌进行简要的赏析,部分学生还可以试着写一写诗。
2、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古诗和新诗的区别,认识一些诗人,增长一些文学常识,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对美的欣赏力,积累优美的语言材料。
3、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记录整理等活动,提高学生相应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学习诗歌的分类和掌握一些学习诗歌的方法。
4、通过朗诵表演、展示诗集和原创诗作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增长他们的勇气,提高自信心和培养创造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组织搜集诗歌的活动,分类整理的活动和汇报展示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参与。
难点:组织“诗歌朗诵会”;把各人的整理汇编成集;指导学生进行写一写诗。
活动安排:分“搜集诗歌——看”“整理诗歌——抄”“欣赏诗歌——析”“诗歌朗诵——读”“推荐好诗——编”“原创作品——写”“诗歌知识——赛”“综合汇报——展”八个系列,在第十三周和十四
周进行学习活动,每个系列一至二课时,最后在一月份(大约十八或十九周)进行一次全面的汇报展示活动。
活动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激情谈话: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2、提出学习目标:??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小组合作:读准读通读顺古诗,质疑问难。
2.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三、展示学习成果。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相机引导。
3、指导朗读: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2)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四、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五、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六、课外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活动主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2、提出学习目标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① 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它不是这首词的题目,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
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
它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秋。)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② 小组合作,理解词语。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二)披文悟情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4.在班上有感情朗读展示。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课外延伸
1、课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2、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
活动主题:《太阳的话》《白桦》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提出学习目标
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了近现代,诗坛上又出现了一大批新诗人,新诗作。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诗,感受它与古诗的不同,我们先来读读《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领略到它不同的魅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展示学习成果
1.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展示自读后《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的发现。
(2)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师生合作,激发知识冲突
1、小组讨论交流:诗歌有什么特点?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补充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五、课外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活动主题:搜集诗歌活动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3.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活动重难点: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活动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再次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二、学习成果展示
师生一起回顾中国诗歌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
郭永胞
第八课时活动主题: 诗歌朗诵会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活动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二、制定活动方案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三、制定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
四、根据安排表展示
活动主题: 自己动手写诗活动目标:
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2、尝试写诗。
3、培养热爱生活,做生活有心人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师: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谈谈自己前一段活动的收获?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3、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尝试写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合作学习: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师相机归纳板书:大胆想象
3、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激发知识冲突
现代诗歌有哪些常用的写作方法?
1、巧用比喻:
2、妙用拟人:
3、运用夸张:
4、运用假设
四、学生尝试写诗,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小组交流,评、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活动主题:合作编诗集诗歌知识竞赛活动目的:
1、通过编诗集,培养学生编辑、合作能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通过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加强诗歌的积累和理解。
活动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合作编本小诗集
1、咱们已经收集了许多诗作,欣赏了著名诗人的佳作,还自己动
手写了诗当了小诗人了!这么多我们喜欢的诗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让我们来编本诗集,把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吧!
2、小组合作编辑
二、成果展示: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诗集
三、激发知识冲突(诗歌知识竞赛)
1、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组。
2、搜集竞赛题目:如:诗句接龙、诗歌常识、诗句释义等。
3、出题方式:学生出一半的题,教师出一半的题。
4、知识竞赛题型:
(1)必答题。每组5道题,每题10分。
(2)抢答题。共20道题,每题10分。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3)风险题。每组2题,分成10分、20分、30分三个分值档,答错扣相应分值。
5、评出优胜组。
四、小结
通过这次诗歌竞赛,我们无论是对诗句的积累、理解,还是在诗歌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我们能继续积累更多的诗歌。
活动主题: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活动目标:学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活动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同学们,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开展得比较成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出了语文课堂,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延伸到了其他课堂和学校以外的其他地方,在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大家都有了一些收获,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点滴的收获总结一下,让我们今后的活动开展得更好。
2、还记得活动开始时我们自己拟订的计划吗?请大家将自己的活动计划浏览一遍,回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想想本次开展了哪些活动,哪些活动自己收获比较大,然后用5──8分钟的时间写一写。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就象大家写的一样,这次活动我们有了不少的收获,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还记录了点滴体会,赶紧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活动中的收获,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教师相机板书:诗歌的特点诗歌的分类朗诵的技巧学习写诗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3、展示自己写的总结
三、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接着刚才所写的活动过程,详细地写写自己活动中的收获。
2、小组里交流总结,评选出优秀总结。
轻叩诗歌的大门手抄报篇三
活动背景: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同学们的阅读不再停留于唐诗300首,而是接触到了更多的宋词元曲,甚至是古典名著。古诗词是我们祖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如何提高同学们学习古诗词兴趣,让同学们接触更多的经典文学,是我这个学期开学所思考的?我希望于我的学生能在小学阶段有更多的积累,哪怕是只知道朦胧的意境。我想到了一定的情景中,他们自然会通晓。作为一名既教语文又教综合实践课程的老师,怎么样把两门课程进行整合,使之达到最有效值呢?因此结合这学期语文教学内容,一开学我便设计了本学期我们班级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轻叩诗歌的大门”。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初步了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之处。
2.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并按照一定类别整理诗歌。
3.初步学会借助工具书,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
4.通过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诗海启航
一。吟咏已学诗歌,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引导:诗歌是人类最优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我们中国更是世界人民公认的诗的国度。今天我们要走进诗歌的海洋,一起去领略诗歌带给我们无限的空间,感受诗歌带给我们的无限遐想。
1.老师出示活动主题——轻叩诗歌的大门
2.会议以前几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说说自己在那几次活动中最满意的是什么?遗憾是什么?
3.谈谈自己对本次活动的期待和建议。
二。分组确立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1.讨论:根据自己平时对诗歌的积累,你还想从这次活动中获得哪些知识?
2.整理学生讨论内容,制定本次综合实践具体内容。
如:李白生平及诗作研究小组等
儿童诗歌学习小组
诗歌的起源研究小组
民歌、民谣学习送行诗,怀乡诗研究小组。
诗歌推荐小组
3.小组讨论制定活动计划,填写活动计划表
本小组名责任人
本小组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小组成员
及
具体分工收集资料:
归类、整理:
收编成册:
展示小组:
备注:
第二阶段:诗海拾贝
1.各小组活动阶段行成果汇报
2.老师针对学生活动情况进行指导,小结
3.诗歌知识小竞赛:
如。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悲伤(2)伤悲(3)忧伤(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3)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
(1)曹植(2)曹丕(3)曹操(1)阴山(2)边关(3)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2)。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1)花重绵阳城(2)花重锦州城(3)花重锦官城1)《游园不值》(2)《春望》(3)《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
(1)王勃(2)李白(3)白居易(1)汉青(2)汗青(3)汗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因为(2)坐下(3)座位(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3)多少楼台烟雨中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王维(2)王之涣(3)王勃(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王昌龄《出塞》(3)杜牧《江南春》
1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共收录诗歌篇15“词”又被叫作
a.《楚辞》25b.《诗经》305a长短句b乐府诗c小令
16.我们通常说的“元曲”,正式的名称应该叫做17.词和曲与诗歌的不同之一在于题目前还分别有和
a小令b套数c散曲a次排名b曲牌名
18.我指导宋代著名的词人有,我会背他们的这几首词。
19我知道元代著名的散曲作家有,我读过他的作品有。
4.欣赏《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等诗歌说说这些诗歌的内容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5.搜集诗歌情况记录表
时间搜集的诗歌获得材料的渠
6.诗歌的整理
类别诗歌的题目作者
7.整理成册,并为诗歌配画。
8.各小组讨论汇报成果方式。如:手抄报加解说式,演讲式,图片式,朗诵推荐式等
9.各小组准备研究成果汇报会
三、第三阶段:成果展销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成果
2.评委评分表
精神饱满诗歌内容普通话标准感情充沛总分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第五小组
第六小组
第七小组
第八小组
分综合奖和个性奖两种。综合奖总分第一名的小组;个性奖按四个项目分设精神饱满奖、诗歌内容奖、普通话奖和感情充沛奖。
一、拓展练习:
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一起经历了一次美妙的诗情之旅,更让我们看到了你们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相信同学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与诗歌大师们来了个心灵的交流。让我们知道了,诗原来也要精雕细作。让我们一起向大师们学习他们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吧!
针对这次综合性实践活动,你的收获有多大?请你文字记录这次美妙的旅行,写一次“游记”。
学生感悟:
感悟诗歌
采撷一朵花儿,里面装满诗;追捕一只蝴蝶,里面充满了歌。走进诗歌的花园,走进艺术的殿堂。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我遨游在美丽的诗歌世界,汲取诗歌的花蜜,享受艺术的经典。
看古人喜欢月亮,有屈原的“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原来屈原也是这样的浪漫,他对月亮也充满了幻想;有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把月当成了他的知音,把他的孤独都倾诉给了月亮;有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似乎把月亮当成了知己;有杜甫的“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更有“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等佳句。月亮似乎是人们心中圣洁的女神。是古代诗人墨客永远歌颂的对象。让我们追随古人的脚步,相约举杯于皓月当空之夜,共赏一轮明月,感受古人的情怀吧。
在诗歌中,我们不仅感受到诗歌的美,更多的是受到了美德的熏陶。看,《论语?颜渊》中告诉我们只有做事认真严肃,不出差错,对待别人有恭敬而有礼,并能成全别人的好事的人才是一个翩翩君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无论是在《三字经》还是在唐诗宋词里。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把自己的情感融乳其中,用妙笔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诗歌,在时间的涤荡中成为了经典。跨越时代的优秀诗篇影响教育了一代一代的人们,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与熏陶。让我们也来做个有心人,用心体会更多诗歌,懂得很多道理吧!在经典中诗歌感悟人生,感悟生活吧!
轻叩诗歌的大门手抄报篇四
一、? 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文学源远流长,历史上涌现过大量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数量浩瀚的瑰丽篇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诵读大量古典诗文,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既能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我知道,六年以来,我们班同学除了学习课本里的古诗,还在课外背诵许多优秀的诗篇。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一下我们学习的成果,举行一次知识竞赛。二、? 竞赛规则1、竞赛题分必答题、抢答题和轮流答题三部分。???? 2、必答题每题10分,答错不加分,不扣分。???? 3、抢答题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 4、轮流答题答对加10分,答错或不答不扣分,其他组可继续答此题, 答对加10分。三、? 必答题必答题五题 ,每组一题。外加选答题(加分题)五题。加分题:1、唐宋八大家指唐朝和宋朝哪八个人文学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2、文学史上的“三苏”分别指哪三个人?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 3、文学史上常说的“诗仙”诗圣”“诗鬼”“诗魔”分别指谁?李白? 、杜甫 、 李贺 、白居易4、我们常说的“大李杜”和“小李杜”分别指哪四个人?大李杜 :? 李白和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5、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各举三个)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陶渊明 、 王维 、孟浩然边塞诗代表人物:高适 、岑参、王昌龄 ? 四、抢答题:抢答题30题,任意抢答。?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3、“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是王昌龄的诗句。? 5、“晓看红湿处,花重”是杜甫的诗句。?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8、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9、“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的诗句。?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1、“无边落木萧萧下”的下半句是。2、“三十功名尘与土”的下半句是。3、“落红不是无情物”的下半句是。3、“梅子金黄杏子肥”的下半句是。5、“莫愁前路无知己”的下半句是。?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中的“但”的意思是。2、《出塞》的“但使龙城飞将在”句中的“但使”的意思是。3、《题西林壁》中的诗句”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缘“的意思是。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5《示儿》中的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知“的意思是。?四、? 轮流答题:包括连线题 、猜谜语、填空、和古诗文应用。1、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 2、你知道爱国诗都是谁写的吗?.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清照《夏日绝句》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陆游《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石灰吟》?????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请把下面表示气象的词填入诗句中。
风、雪、霜、雷、云、雾、雨1、朝辞白帝彩(???? )间???? 2、北风吹雁(???? )纷纷3、月落乌啼(???? )满天???? 4、斜风细(???? )不须归5、水村山郭酒旗(????? )? 6、九州生气恃风(????? )4、连线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描写山水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歌颂情谊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蕴含哲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热爱祖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乡 5、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 们:(“?????????????????????????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 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 ”) ?五、? 小结1、评奖????? 2、通过今天的比赛,可以看出同学们平时进行了大量的阅读,积累了丰富的诗歌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继续在诗歌的海洋尽情地畅游。
轻叩诗歌的大门手抄报篇五
1、请同学们回家搜集有关诗歌的资料,了解世界诗歌艺术;上网或到书店查找资料,小组内进行交流;开展一系列与诗歌有关的活动。
2、活动范围
图书馆、学校、家庭、电脑、公共场所、书店等。
3、活动方式
以参与为主,制作、设计、调查、宣传为辅。
4、组织形式
可以采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的方式。
5、课时分配
总课时为8课时。
第一课时:制定活动计划
(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游老师温馨提示:一、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二、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第二、三课时: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一)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
第四、五课时:自己动手写诗
第六、七课时:合作编诗集诗歌知识竞赛
第八课时: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
请各位同学关注我以上的教学计划,及早做好准备,积极参与,将收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