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一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搜集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师出示课件,讲述一个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选择、自主交流
1、请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
2、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
3、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互相交流
4、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代表到台上交流。
5、学生对上台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要求:语言准确、清楚、连贯,态度大方
6、评出最佳发明家、最佳资料员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说
1、生针对自己的说再次修正,并给同桌说,纠正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习作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要求
1、生自读写作提示,说说这次作文写什么?
(写综合性学习的发现、或活动过程、或心得体会)
2、师引导:
注意: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资料。
二、自己书写
三、同桌互改
第三课时
习作评改
一、学生自改、互评
1、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看看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连贯,有无错别字,标点使用是否正确,并用——勾出好词好句。
2、请生在展示台上展示自己写得最精彩的段落或词句。
3、请写得好的同学上台诵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指出写得好的地方。
二、同桌互改、写评价语
三、师总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我的发现〗
一、读一读
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小结
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四、请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日积月累〗
一、读一读,说说谚语的意思
二、交流自己知道的一条谚语的意思
三、自己背、同桌背、集体背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气象谚语
〖展示台〗
根据展示台的要求自己准备,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展示。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二
【教材分析】
本课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二册“语文园地三”中的“我的发现”,此部分有12小组字:上面的四小组都是横线前的字加上偏旁成为横线后的字,中间的四小组则是横线前的字去掉偏旁成为横线后面的字,下面的四小组都是上面一个字分别由下面两个字组成。此题是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的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并体会发现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对象分析】
我班的学生有的十分听话,一切顺从教师和家长,成绩好,但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有的管不住自己,堂上想说就说;非常随便;有的个性很强,虽有自己的见解,但以我为中心,心中没有集体概念,学习欠自觉?!缎驴伪辍烦佳鞫斡?、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我认为若在堂上积极实施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很好地改变本班学生的现状,学生将受益非浅。《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集体精神,而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在合作学习中也学会了互相帮助,培养解决问题、组织能力。在探究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培养创新思维,从而体验获得新知和能力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习的激qing,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这也是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
“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安排7个字要学生认,《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学生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思维,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新理念,在学生认识了这7个生字后,我还引导学生阅读我搜集的儿歌、故事、古诗,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平时所认的字,又在阅读中认识新的字,既增长了课文知识,又在阅读中积累了词语。
【教学目标】
1、教养目标
⑴ 会认“字”“代”等7个生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⑵ 正确朗读词语、小诗。背诵小诗《小鸟》。
2、教育目标:
知道?;せ肪车闹匾?,愿意爱护身边的环境。
3、发展目标:
⑴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⑵ 拓展学生的识字面。
⑶ 与同学交流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识字方法,并将识字方法运用到课外识字。
【课前准备】
1、灵灵姐姐图像。
(能套在手上)
2、制作小动物图片。
3、搜集儿歌、童话故事和古诗并打印,给没认过的字注音。
4、用彩色卡纸制作花儿、识字苹果树。
5、字卡。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在学习语文园地一和园地二时,我们和灵灵姐姐共同学习,共同发现了一些识字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瞧,谁来了?(教师手里套着“灵灵姐姐”图像扮演“灵灵姐姐”)小朋友,好!(灵灵姐姐好!)今天,我又想和你们这些爱学习的孩子到识字乐园去认识字宝宝,欢迎我吗?(欢迎!)我们一起出发吧!
(板书:语文园地三识字乐园)
二、解决字音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识字乐园里的字。
2、学生边读边想:
在识字乐园里自己发现了什么?
3、检查学生的读音:
⑴ 个别读。
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自告奋勇读乐园里的字。
⑵ 夸一夸,帮一帮:
引导学生先评优点,再评不足。重点评议字音,特别注意读准平舌音、翘舌音。
⑶ 做接龙游戏。
⑷ 全班齐读。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识字方法
1、(教师扮演“灵灵姐姐”)我在识字时又有新发现,小朋友,你们呢?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3、小组派代表汇报“我的发现”。
(板书: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
4、(教师扮演“灵灵姐姐”)小朋友,你们的发现和我的一样,你们通过自己去学习,去发现,成了学习上的小主人,灵灵姐姐替你们高兴。以后,不管在堂上认字还是课外识字,用上这些好办法,能帮助我们更快认识更多的字宝宝。
四、巩固识字
1、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字组词或说话。
2、小组长组织组员以大家喜欢的方式认读字卡,谁发错字音,组员齐帮助。
3、教师将字卡顺序打乱,让学生认读。
4、学生出来带读带有生字的词卡。
五、以阅读拓展识字量
1、小组合作互相读课外文章。
2、学生把自己会认的“苹果树”上的“绿苹果”涂成红色,看看哪一组“苹果树”上的红苹果最多。
【板书设计】
【流程图】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三
1、认识“退、?!钡?个生字,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长,如:自学生字、唱歌、跳舞,请大家一起欣赏自己收集的图片。
4、培养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积累词语和句子。
多媒体课件。
“我的发现”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现识字规律,并加以运用?!叭栈吕邸敝锌赏ü蜗返姆绞揭佳视镎医宕??!岸炼了邓怠笔笨梢佳浞侄晾洌兄率鼍浜透刑揪涞奶氐悖僮约嚎谕妨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罢故咎ā敝锌梢佳蟮ㄕ故咀约旱奶爻?。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园地三”。
课件出示词语:
进──退 买──卖
快──慢 正──反
安全──危险 复杂──简单
1、自读词语,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2、学生自主观察。
3、自主发表见解,集体归纳方法:反义词。
4、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退 危 险 买 卖 反 杂 简 单
⑴ 齐读;
⑵ 指名读;
⑶ 开火车。
5、用生字扩词巩固。
6、我们这一单元还学过哪些反义词?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2、自己练读,说说发现了什么。
3、游戏:鸡妈妈找小鸡。
第一排词语为鸡妈妈,第二排词语为小鸡,找对了,鸡妈妈就站在小鸡旁边,成了一对近义词。
4、读一读,并让他们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1、自读例句。
2、仿照例句说句子:
⑴ 同桌互说;
⑵ 指名说说,师适时指导。
3、再次指名说说。
1、自己练读儿歌。
2、读给同桌听。
3、检查自读情况:
⑴ 齐读;
⑵ 男女生分读;
⑶ 指名读。
4、展示读。
5、练习背诵。
6、检查背诵情况。
7、鼓励学生课外收集诗歌,读诗歌,背诗歌。
同学们,最近你在课外又认识了哪些生字,你搜集了哪些北京风景的明信片,学会了哪些新的本领与才能?咱们今天就来比一比谁的收获大。
1、分组展示、交流自己要展示的内容。
2、每组选出一、两名代表上台展示。
3、根据学生展示内容,评选各种小能手。
语文园地三
反义词
近义词
展示我自己
本节课学生能够通过自己观察找出认字规律,并能举出不少用反义词的方法认记的字,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是比较活跃的。在“我会选”中,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近义词,学生积极参与?!拔一岫痢钡亩涛慕霞虻ィ嗍碧镁湍鼙彻??!罢故咎ā敝?,多数学生敢于上台展示自己的特长,小部分学生须加以引导,大胆鼓励。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四
【学习目标】
1、会认“字”、“代”等7个生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地朗读词语、小诗。背诵小诗《小鸟》。
3、在和同学交流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知道?;せ肪车闹匾裕敢獍ど肀叩幕肪?。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在学习语文学习园地一、二时,已经发现了一些识字方法,小朋友还记得吗?(生交流)今天,你们又会发现什么呢?
二、我会认(1)
1、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自己认认书上的这些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组里的小朋友。
(四人小组自由读生字)
2、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3、学生互相交流怎么记住这些生字朋友。
4、谁在我们今天的识字中又有新发现?
(四人小组交流并派代表说)
三、我会认(2)
1、出示:
秋 灯
谁认识这两个字?(指名读) 说说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禾 火 火 丁
2、出示:
秒 炒
这两个字谁认识?(出示拼音,指名拼读)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四人小组交流在识字中自己的发现)
学生得出不同的结果,如:
两个字可以合成一个字,或“秋”字把“火”换成“少”就是“秒”。
四、展示台
1、老师知道小朋友在课外认识了很多字,买东西时,还收集了许多商标呢!请大家把收集的商标拿出来吧!
2、小组里的同学互相看看组内同学收集的商标,读读上面的字,不认识的字可以询问,组长安排好交换顺序。
(四人小组互相识字)
3、你们在课外识字时又有什么新发现吗?
(学生上台说,同时用实物展示台展示收集的商标)
(如果学生答出语文园地中学的识字方法,教师鼓励;如果答出新的识字方法,老师大加赞赏)
4、把收集的商标贴在本组的展示台内。
5、学生下座位去认识其他组小朋友收集的商标上的字,不认识的可以互相询问。
(学生下座位认字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真能干,上节课又认识了许多字。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二、我会读
1、出示识字“苹果树”,树上一个一个的“苹果”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内每个小朋友都能正确读出“苹果”上的词语,获胜小组的奖品就是这些漂亮的“苹果”。
2、竞赛要求:
⑴ 小组内每个同学都会读后,就插上小旗告诉老师?!、啤〖觳槎链适保∽槟谕б蝗硕烈桓龃?,轮流读,组内同学不准提醒。违反规定的取消成绩。
3、小组同学自由读词,准备竞赛。
(教师下位巡视时点拔方法:组内同学可按顺序一人读一遍,派一人做好记录,不会读的词,互相帮助,反复多读,增强记忆。)
4、识字比赛:
⑴ 按插旗的顺序,每个小组同学轮流读一遍。
⑵ 选派一名同学做好记录。
5、按时间和读的正确率评出第一名,给予奖励。
6、请第一名的小组汇报学习经验。
三、读读背背
1、直接出示小诗《小鸟》,齐读题目。
2、学生自由朗读《小鸟》。
3、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我”为什么要小鸟轻轻地跳?
4、指名分节朗读,学生评议。
5、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感情朗读小诗,背诵小诗。
6、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好品质。
〖学习过程〗
一、观察图画,引入话题
1、教师逐幅出示有关垃圾从哪里来的图片,如:
妈妈拣菜、削苹果、刨铅笔,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猜猜我们今天口语交际课要聊的话题是什么呢?
3、板书课题《我们身边的垃圾》。
二、创设情景,发现垃圾
1、谈话:
小朋友们,鸭先生屋前的小路被小动物们打扫得千干净净的。在这样的小路上散步、玩耍,那肯定是件很开心的事情。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我们校园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想不想看一看?那么老师也带你们到操场周围去散散步吧!
2、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校园的环境、卫生:
⑴ 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吗?为什么这么美?
⑵ 动员学生找一找校园角落的垃圾,并想一想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边走边和同桌讨论)
3、带领学生一路返回教室:
⑴ 请大家说说校园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⑵ 谁能说说家里、大街上的垃圾又是从哪里来的?
⑶ 既然生活中不可避免出现垃圾,我们又不可能在垃圾堆里生活、学习,垃圾一定要处理,有什么好办法处理垃圾吗?
三、开展活动,处理垃圾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点子公司”的游戏好吗?
1、有谁知道“点子公司”是干什么的呢?
2、我们要成立的“点子公司”要为处理垃圾出点子。
3、学生自由组合,成立若干公司,并给公司取个名字。
(人数不限)
4、“点子公司”开始办公,比一比:
哪个“点子公司”讨论得最热烈?
5、请“点子公司”选一名代表介绍本公司的点子计划,组员可以补充。
6 、其他公司的小朋友注意听,可以说说他们的点子好在哪里,你认为哪里还不够好,可提出问题要求解答,也可以介绍一下自己公司的好点子。
7、请大家评一评哪个公司的点子最好,好在哪里?并评出最好的三个公司颁发“金点小奖章”。
四、延伸活动
1、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将我们的“金点子”全部贴出来供大家借鉴和观赏。
2、把我们的好点子寄给垃圾中转站的工作人员做参考。
【课后反思】
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告诉孩子,我们生活的地球是美丽的,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一定要爱护她。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五
【我的发现】
读一读:
照相 相机 图书 图书馆
洒水 洒水车 电视 电视台
集邮 集邮册 飞机 飞机场
两组都有同样字, 两词字数虽不同, 游泳___________
加了一字变意思, 两词之间有关系, 洗衣___________
照相,照相机, 爱动脑的好孩子, 火车___________
照相要用照相机?? 发现规律再试试: 服装___________
【日积月累】
我会读认:
借助拼音来识字, 宽窄、穷胄贵*,
我发现是反义词, 恶善、强弱、胜败,
去掉横线更好记, 内外、加减。
一下记住八组词;
要求会认的字:??
我会填:
明亮的(教室)绚丽多彩的(广告)
繁华的(城市)川流不息的(汽车)
茂密的(枝叶)风光秀丽的(公园)
连一连:
我会读:
古诗词《敕勒歌》,读得好给自己画上??
口语交际 夸家乡
〖口语交际指导〗
1、可以是绘画、照片,或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文字资料和同学间交流获取经过。
2、通过阅读和欣赏,说说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3、夸夸家乡:
学做“小记者”采访。如,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4、写一写,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后用一段话写下来,也可以给画或照片配上一段话。
〖口语交际例文〗
请到我们家乡来
我的家乡在湖北随州,这是一座古城,这里是鱼米之乡,是个好地方。
我骄傲!我自豪!1978年在随州市东北的擂鼓墩出土了战国时期的古墓群,从一号墓中发掘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尤以六十四件编钟更为罕见,它音阶全,音色关,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中的《东方红》乐曲就是由随州编钟演奏录制的,它还代表湖北,代表中国的珍宝到世界各地展出和演奏,被喻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我的家乡不仅中国人知道了,甚至外国人也知道了!到我们家乡来吧,到时候我来给您做导游!
〖展示台〗
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
1、词语接龙游戏:
2、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或自己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宽带网〗
请小朋友从网上了解或者看书,请问别人,查找资料:
1、我国有哪五十六个民族。
2、在地图上找一找二十八个省、自治区的地方,找一找自己家乡的地方?
3、把自己了解的民族服装中最喜欢的一种画一画,还可以再设计服装。
4、把自己了解的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向父母介绍并请家长评价。
〖天天一个好故事〗
不听爸爸妈妈话的小山羊
有一群小山羊,他们的爸爸妈妈要出远门给他们找食物。小山羊的爸爸妈妈对他们说:“孩子们,爸爸妈妈给你们找吃的去了,你们在爸爸妈妈围好的栅(zhà)栏里玩,千万不要跑到对面的山上去玩,那儿有大灰狼呀!”
一只小山羊玩腻(nì)了,他独自偷偷地溜到对面山上去玩,心里想:“爸爸妈妈的话多吓人,哪有什么大灰狼呢。”正当他玩得高兴时,一只大灰狼悄悄地走到他跟前,这时,他多么后悔呀……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六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能有条理地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做的觉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事。
2、能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2、全员参与,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教学重点:
能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秋天里学校、班级开展各项活动的剪影。
2、音乐律动《摘果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语言引述: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还体验到了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我们学校还开展了许许多多的活动,还记得有哪些吗?
学生涌跃发言,教师一一板书,并将剪影一一张贴。(如:放风筝、秋游、野炊……)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交际的欲望。】
2、明确话题:秋天里,你们快乐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述说一番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好吗?(板书课题:秋天的快乐)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秋天里,除了在学校,你在其他地方还做过哪些快乐的事?
教师引导,并补充,适时张贴一些图片。
板书:摘果子、挖泥鳅、捉鱼、采集树叶、捕蝴蝶、赏菊花、抓蟋蟀……
2、教师示范说。
要求学生认真倾听,然后评价老师说的怎么样,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或有哪些需要补充提问等。
3、学生评价老师的说话。
教师相机板书:
说:(1)声音宏亮;
(2)事情完整通顺;
(3)有感情,说出了自己的快乐;
(4)生动有趣,运用了好词好句。
4、教师评价学生。
听:(1)认真倾听;
(2)能及时补充、提问。
【学生参与评价,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进一步端正听说态度,明确学习要求,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p>
三、合作交流,生生互动
1、老师说完了,现在轮到你们了,按老师刚才提出的“说、听”的要求,也来说说在秋天里感到最快乐的事。
2、分组交流。(播放《摘果子》的旋律)
(1)按不同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小组,轮流讲述。
(2)按评价要求评出代表参加课堂展示。
3、全班交流,讲评结合。
现在,将你的快乐与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吧!
4、师生评选“口才奖”和“倾听奖”。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扩大口语交际的“面”和“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流实践,提高训练效果?!?/p>
5、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同时也指出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四、总结谈话,延伸扩展
秋天是甜蜜的,我们每个同学都从她美丽与成熟中品尝到一份丰收和喜悦,并在脑海中留下了一幅幅美好快乐的图画。请同学们课后把自己心中的秋天画下来吧!
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把画面的内容写清楚。
2、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3、再次感受秋天的美好。
设计理念:
1、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2、鼓励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秋天的特点,把画面描述完整、清楚。
教学方法:
引导、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将本单元课文中及口语交际中的几幅插图制成幻灯片,配上轻音乐循环播放。
教学过程:
一、画秋天
1、创设情境导入:小朋友,秋天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在秋天里尽情地玩耍,享受游戏的快乐。这么美好的秋天,想不想将她留???老师教你们一个好办法,快快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留住你心中美好的秋天吧!
2、播放课件,让学生边听边画。
教师巡视,指导并发现有创意的图画。
【优美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习作思路?!?/p>
二、说秋天
1、小朋友们画得真美,你能把你心中的秋天说给大家听听吗?
小组交流,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2、集体交流。
(1)谁愿意到讲台上来展示下自己的风采?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爱护他们的热情、冲动和愿望?!?/p>
教师给予肯定、鼓励。
如:“苹果把树枝都压弯了,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位同学真聪明,能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比喻句用得真好。(板书:比喻)
“小青蛙大声说:‘我不累,我要在冬天到来之前把洞挖好?!毕胂笳娣岣?。(板书:拟人)
(2)点将。(将巡视中物色好的几幅画的作者请上讲台)
特色一:景物层次分明
指导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板书:景物按一定的顺序)
特色二:有小动物的活动。
指导可以写秋天里小动物。(板书:动物)
特色三:有人物活动。
指导可以写秋天里的人物活动。(板书:人物)
(3)教师小结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机指导学生,使学生明确目标,拓展思路。】
三、写秋天。
1、习作导入:这么美的画,还应配上优美的解说词才行。把你们刚才所说的,再综合老师提出的要求把这美好的秋天写下来吧!
2、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画开始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秋天。
1、同桌交流。
一人读,一人听,让同桌细心听,自己在读的时候也能觉察到写得不好的地方,并互相提出意见。
2、修改。
3、全班展示、评价。
【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习作能力?!?/p>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七
这个语文园地共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数笔画填空、看图读词语、读字涂色和读背儿歌。第一课时完成前两部分:“我会填”和“看看读读”。通过我会填中的数笔画练习,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部分汉字。“看看读读”中专门针对量词进行的训练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既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又能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辨别。
3、课堂设计摆脱旧的教学模式,把游戏带进课堂,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1、能正确学过字的笔画数,并按笔画数填写。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
挂图、字卡、纸做花瓶及红花。
春天到了,草地上开着各种鲜艳的野花,真美啊!今天老师要带着你们漫游语文园地。在那里花仙子姐姐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漂亮的花瓶,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肯动脑筋,会学习,他们小组的花瓶上就会开出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1、出示题目。(出示“花瓶”图,花瓶上写出“三画,四画,五画”),你们知道这些花瓶里都插些什么花吗?
2、小组学习。
小组的伙伴商量一下,你们要插哪个花瓶的花?
请在题目中找出你要插的花,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得又对又快。
3、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板书。
4、口头组词:一朵花上只有一个字,他多孤单呀,我们给他们找些好朋友吧!
5、扩展练习:老师再给你们两个花瓶,你能在花瓶里插花吗?(老师在花瓶上贴“二画,六画”)
小组合作学习。
集体交流,给说得好的小组贴上一朵大红花。
6、小朋友,你们继续跟着老师往前走,闭上眼睛,踏着音乐,走呀,走呀……快睁开眼睛看呀,(出示课件或挂图,不出现文字)我们来到了哪里?(田野、郊外)看到那里有些什么?
⑴ 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或编一个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⑵ 读词。(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现文字:白云、小船、小河、小狗、鸭子、野花)。
齐读;自读:一只小狗,一条小河,一朵白云,两只鸭子,一条木船,几朵野花)。
⑶ 小组讨论:把图中的事物连起来说一说,比一比哪组说得好。
小组讨论。
⑷ 汇报交流。
如: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白云,一条弯弯的小河上停着一条小木船,两只鸭子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草地上盛开着几朵野花,一只可爱的小狗在草地上欢蹦乱跳,高兴地汪汪直叫,多美丽的一副图?。?/p>
⑸ 游戏。(对口令巩固数量词)
老师说数量词,同学说事物名称。如:
一张()几朵()一片()几座()
一条()一堆()一棵()两只()
同学甲说数量词,同学乙说事物名称。
⑹ 比一比,抢答。
找一找教室里的东西,比比谁量词用得准确。
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一比谁量词用得准确。
今天同学们真能干,老师没有告诉你们答案,你们通过自己和小组里的伙伴协作就把问题解决了,知道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有兴趣的话回家跟爸妈对口令,比一比,好吗?
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课设计有梯度性,先课本上,再课外和生活中。如在完成第一题时,老师追问一句:你还想在这些花瓶中插花吗?在完成第二课时,老师就要同学们找一找教室里的东西,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一比谁量词用得准确。“游戏”对口令是本课设计较成功之处:先老师跟学生对口令,后由学生模仿自编题目对口令。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会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八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放映《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师: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拍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八面来风
1、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全班交流
3、师: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外童话名著、中外童话名家)
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
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2、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3、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4、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
教师可随机播放cai,对童话编写三要素:幻想、夸张、拟人等特点作简要介绍。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地练读。(自由练读)
4、指名朗诵一点评一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
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
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地朗诵这首小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心间。
6、感情朗读。(自由朗读、表演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
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一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讲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目标
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所写的童话故事。
2、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第一课时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1、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2、学生准备。(排练、讲童话、读自编童话等)
3、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晶评哪个。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二进大看台
a、创设情境: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用你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地读自编故事。
c、用情地讲童话故事。
d、出色地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第二课时
学生写童话故事,教师巡视。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九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市万顷沙中心小学 李弄琴】
〖“语文园地”教学模式初谈·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在“语文园地”课堂教学中,只有这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
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的孩子,大多好动爱玩,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进入小学后相对正规的学习常常令他们不知所措甚至厌倦。在低年级孩子的观察和想像中,客观世界是拟人化的世界,大至一片森林,小至一个苹果,在他们看来,都成了有情感有智慧、能说会道的精灵。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来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对此,创设情境的做法显得尤为适用。
如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教学中,我精心创设了“到识字王国参观”的情境。一上课,小朋友们便“接到猫头鹰国王的邀请”,大家便高高兴兴地向生字王国出发了?!白咦抛咦拧保∨笥延黾思肝恍枰镏摹吧中√焓埂保刃牡暮⒆拥比坏冒镎飧雒?。在此,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一个个抽象、枯燥的拼音字母和汉字“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美丽的大树和活泼可爱的生字小天使,化理性的学习内容为感性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全身心地进入了充满情趣的大自然怀抱中,为了完成“帮小鸟找家”的任务,他们亢奋、踊跃,高度自主、积极合作,自始至终处在一种极其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
类似的充满童趣的教学情境还有游戏性情境──根据“园地” 中各道题的特点,分别选择相应的游戏(摘果子、吃水果、过桥、登山、捡贝壳、大转盘、走迷宫等)与之匹配,使整堂课的教学始终成为学生玩游戏的过程;竞赛性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擂台赛,让学生在浓浓的竞争氛围里完成“园地” 中的各项训练。
对此,有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此创设情境是否花哨了些?是否累了些?简简单单的一道题,何必处理得这么复杂?拿起笔和尺连一连,再读一读,草草收场,不就得了吗?但是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值得怀疑。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识世界,通过自主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多花一些心思、多付出一些创造性劳动,在课堂上呈现出比传统教学更有情趣、更有活力的教学场景,它的意义远远不止在于让学生会读会认,其更深更远的意义在于它对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在于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而不至于让学生刚入学不久就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和热情,影响他们今后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对语文的认识和态度。所以,不可忽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或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园地”教学模式初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创造性地学语文、用语文〗
“语文园地”教学应该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评价……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在“发现规律、举一反三”的要求上,基础训练与语文园地基本相同,只不过后者应更注重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迁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例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迁移。如:“我会认”“比比写写”“读读说说”等训练,都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认字、写字、说句子,而后以教材为“引子”进一步将教学作必要的延伸。
如《语文园地三》的“我的发现”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课件出示“荷花池”,荷花池上有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蝌蚪,青蛙和蝌蚪身上分别有一些字)创设情景让学生帮助小蝌蚪找妈妈,孩子们马上就想出了用“合一合”、“分一分”的好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
“如何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安排是“我会找”这一道题教学的点睛之笔。它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举一反三的拓展性训练,其精彩之处,在于它所传递的一个信息──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完全必要也完全可能。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因此,从周围同学的名字,到课外书、广告牌……都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在这一方面,教材直接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如:一年级下册17页的认姓氏字、56页的认食品商标,78页认招牌,这都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没有什么课内外、校内外的鸿沟。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安排同桌或小组间交流,展示自主学习语文的成果。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镇小 王济群】
〖语文教学的转向·语文教学观转向〗
语文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和交流中,其基本属性是社会性,那种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小语文教学模式,是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大语文教学观即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思想。它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大语文教学观强调教学的开放性,但仍然强调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主渠道。因而,要立足课堂,面向生活,切切实实改进课堂教学。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时,我就组织学生观看校园的环境卫生,然后动员学生去找一找校园角落的垃圾,并想一想、说一说,这些垃圾是从哪来的?再让学生说一说家里、大街上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最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点子公司”,为处理垃圾出点子,学生积极踊跃,想出了许多新鲜、有趣的点子,有的要把垃圾运到别的星球上去;有的建议把垃圾中有用的东西回收再利用;有的想到挖一个大坑把垃圾埋起来;有的甚至要制造出自动消化垃圾的垃圾箱等等。最后我和同学们评出三个最好的点子,寄给了环卫局,被评上的同学过了好几天还问我环卫局的叔叔、阿姨能不能采用他们的点子。这样语文学破了课时、教材的束缚,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学习、发展。
【浙江省杭州市九莲小学 祝晓文】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理分组,营造合作的氛围·根据学习资源的类型来分〗
有时在学习识字扩展时,我会根据不同的学习资源的类型让学生组合成学习小组。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时,学生课前收集了许多从食品包装、商标上认识的新字??翁蒙衔乙笱唤龌崛献约菏占降淖?,还能自己去找同学,认识他们收集的字,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那课堂上就分成不同的小组,如:饮料区、调味品区、零食区等。小组内成员互相学习,然后再组与组之间交流,避免了学生逐个上台展示,认字的学生中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使识字条理化,提高了课堂效率,也使每个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广东省佛山市实验学校 李允谊】
〖谈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方法·游戏识字·欢乐对对碰的游戏法〗
欢乐对对碰的游戏法。这个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中,在巩固阶段,我出示了“亻”和“也、木、本、火、半、主、立”,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把部件和汉字组成新的汉字,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亻’‘火’,伙,伙伴的‘伙’?!毖不箍梢宰约航型卣?,比如“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亻’‘门’,们,人们的‘们’?!苯柚庋男问?,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识记效果。
在识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中心小学 姚彩霞】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运用语文求发展·学会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解难求异,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确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有的说:我发现了每一组词都有一个相同的字;有的说:我发现了有些字是写在圆圈里,有些字是写在长方形里;有的说:我发现了一个字加上不同的边旁可以变成不同的字;有的的说:我发现了一个字减去边旁可以变成另外的字;还有的说:我发现了那些图形的颜色不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既巩固了新知,又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西园小学 玄凤英】
〖口语交际中的双向互动·创设情境,奠定互动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策略一:创情境,促交际
生活中的口语交际的现实提示我们:如果没有真正交际情境的参与,口语交际是无法进行的,口语交际教学也是不存在的。因而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先决条件。例: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二册《我们身边的垃圾》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学习了《美丽的小路》后,你们觉得鸭先生门前的小路为什么美?
生1:鸭先生门前的小路两边有美丽的花草,所以小路就很美。
生2:鸭先生门前的小路两边不但有花草树木,而且打扫地很干净,所以这条小路很美。
师:你们觉地我们的校园美不美?为什么?
生1:我们的校园很美,因为校园里不但有花草树木,还很干净。
生2:我发现校园里的墙边有时有垃圾,所以校园还不够美。
师:校园里的垃圾是从哪儿来的呢?
生1:有的同学爱吃小食品,有时吃过的小食品后会偷着扔掉。
生2:有的同学喜欢玩纸飞机,玩后有时会随手扔掉了。
师:谁能说说大街上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小组讨论)
组1:有的人喜欢随手扔果皮。
组2:有人经常随手扔用过的纸巾或把食品袋随手扔在街上。
组3:还有的人把家中的垃圾偷偷倒在路边。
师:对,这些垃圾,有什么办法能避免或减少呢?
生1:进行宣传,要求每个人都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生2:对乱扔垃圾的人进行处罚。
生3:我们学生首先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然后发现垃圾随手捡,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及时制止。
……
评析:口语交际训练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良好的交际情境的创设能引起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在以上片断中,我采用了学生熟悉的事件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回答,学生完全进入了特定的口语交际情境,讨论、交流,实现了全方位、多形式的互动,促进了口语交际素养的提高。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水南小学 张美群】
〖口语交际中的双向互动·创设情境,奠定互动的基础〗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双向互动的基础。只有创设一个学生想说、有话说的情境,双向互动性的口语交际便自然生成了?!队镂目纬瘫曜肌芬仓赋觯嚎谟锝患实慕萄Щ疃υ诰咛宓慕患是榫持薪?。
垃圾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它深受大家的厌恶。于是在《我们身边的垃圾》口语交际课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人才交流市场,几个大公司急着招聘 “点子高手”,谁想出处理垃圾的点子好,谁就有机会被聘用,希望同学们广开思路,积极地去应聘。在我创设的情境中,口语交际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群体之间的互助合作。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观众”,全员参与到招聘之中。招聘与应聘的过程,实际上是相互间的聆听、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修正等和谐健康的互动过程。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获得平等的交际权利,培养合作精神;在师生互动中,转变角色,建立了平等交流的交际平台;在群体互动中深入探究,大胆讨论。从双向互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与他人沟通,且发展了自己的交往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江苏省通州市实验小学 尹 聪】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的交际性的特点,即要进行多层次的互动交际,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如,我在教学《我们身边的垃圾》这一课时,我由课件出示垃圾图片引发垃圾从哪里来的话题,由垃圾的对话引发汇报垃圾处理方法,由评选环保小卫士引发说说自己处理垃圾的想法等。师生共创生气勃勃、富有创意的课堂氛围,同创生与生、生与师多项互动的口语交流的动态过程。这样,才使学生从竞争、合作的经验中获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学 闵 波】
〖浅谈学习新课程的点滴体会·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革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我觉得以前的教学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为宗旨,不去想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我努力地教,但学生就是没有兴趣听。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以前讲的时间太多,学生只有被动听的份儿,而这种机械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很难掌握学习内容,甚至根本没兴趣学。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努力使学生尽可能地经历自主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体验和能力。
例如,在上《我们身边的垃圾》时,我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再在小组中讨论怎样处理生活垃圾?然后评一评,哪种办法最好,为什么?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大家都愿做“文明小使者”、“卫生小标兵”,决不乱丢垃圾,并且懂得如何处理垃圾。多能干呀!
【福建省南平市流芳小学 林銮英】
〖创造教学交际佳境 互动提高口语能力·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借助音像、图片、表演、多媒体课件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种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能促使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如我在设计“语文园地三”中的《我们身边的垃圾》一课时,通过音像或多媒体课件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垃圾及其来源、去向等展现出来,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想法?;箍山髯缘南敕ń猩杓?,画出来,或制成模型,有价值的设想甚至向有关部门建议,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成功的快乐。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澜石小学 邹丽芳】
〖为口语交际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为课堂教学提供诸多便利,口语交际时要充分利用它,将生动、鲜活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
如把《我们身边的垃圾》这一课中,把我们身边的垃圾的现象一一呈现出来,课堂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多种多样感官参与学习,再现了生活,把虚的内容请到了课堂,活跃了说话的气氛,让学生好说也乐说。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坎山振兴小学 李 琴】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研究·将口语交际自然融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在创造条件的情况下使学生在双向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
例如《我们身边的垃圾》,要求让学生说说:1、我们看到什么地方有垃圾?2、垃圾是哪里来的?3、怎么处理生活垃圾呢?根据要求可以让学生说,学生补充;学生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说,教师补充;学生问,教师答;还可以是教师说,学生补充;教师问,学生答。再如,可以让学生续讲故事,讲完后请听的学生评一评:“你觉得他讲得怎么样?为了使他下一回讲得更好你对他还有什么建议?你能不能再来讲一讲?”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要有双重的角色意识,注意角色的转换。师生之间构成教与学双边关系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像日常社会口语交际那样互为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并模拟生活实际双向互动地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能促使学生在不断的言语信息传递中增强言语表达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深刻性和独创性。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心路小学 张 琳】
一下的语文园地一开始的内容就是“我的发现”,请学生在观察字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出识字规律。前两个单元我发现学生都没有问题,他们自己发现了“加偏旁(加一加)、换偏旁、减偏旁(减一减)”等方法。
但学习语文园地三,他们还是认定用加一加的方法。于是我随机应变设计了“仿”与“秋”的比较。学生还是一口咬定用加一加的方法。我再引导学生比较 “仿”和“秋”的左半部分,还抛出了问题单人旁是一个字吗?学生们把手高高举起,叫着“我知道了!”。我请了一个学生说:“的确不一样,一个是偏旁,一个是字”,又有人举手说:“秋”就是两个简单的字相加得来的。预设完成!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十
1、我的发现:
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
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
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我的发现
1、《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交流。
3、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2、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3、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4、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展示台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
3、用心、用情的朗读。
4、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教师小结:
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
6、感情朗读。
7、教师总结: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1、过渡:
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口语交际 习作
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1、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童话故事。
2、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
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1、一进“大看台”:
⑴ 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
通顺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⑵ 讲童话,悉心的听众品评哪个最好。要求:
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⑶ 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
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⑷ 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2、二近大看台:
⑴ 创设情景:
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你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⑵ 有感情的读自编故事。
⑶ 用情的讲童话故事。
⑷ 出色的演童话故事。
3、交流收获。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十一
一、龟兔赛跑
二、小小魔术师:我会表演“变字小魔术”
1、加一笔变新字:
十()云()月()牛()
2、加二笔变新字:
二()王()口()直()
三、我能写出它们的词语朋友
队____________ 意____________ 专____________ 李____________
认____________ 总____________ 云____________ 秀____________
四、小小展示台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
(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第三课时
(讲评)
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
二、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
(2)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
(3)检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
(1)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
(2)“珠”指什么?还给谁了?
3、全班朗读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比较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2)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
4、游戏: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开火车背诵。
4、齐背。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十三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轩岗小学 陈桂香】
〖鼓励学生多练〗
多练包括“说”与“写”的过程?!八怠蔽创蛳禄 K涤胄捶直鹗怯镅缘牧街直泶镄问?。说是口头语言,写是书面语言作文教学为什么选说后写呢?首先是从儿童语言的发展来看,一个人学习语言总是先学习口头语言,口头主席是书面语言的先导,也是书面语言的基础??谕酚镅缘姆⒄鼓艽俳槊嬗镅缘姆⒄埂P⊙У湍昙兜难谕酚镅员湮槊嬗镅?,还必须经过严格的说写训练。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先说训练尤为重要,从民族语言变为汉语。现行课程教学中,每次习作之前都配有一次口语交际。交际内容与习作要求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是为习作打基础的为此,口语交际特别重要。每次习作,我都用1至2课时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之后才进行习作。
如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中,口语交际是:说说我自己,而习作是:把自己介绍给别人。在此次习作中,口语交际做好了。学生在习作时就容易得多,说可以检查思考的结果,起到组织语言的作用。同时又促进思考,有利于书面语言的发言。说就成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桥梁。
【山东省东营市育才学?!≌判慊ā?/p>
〖强调口语交际的目的性,做到有条有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做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一堂口语交际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说话的中心。但学生在兴奋的同时,说话就不着边际,东拉西扯的。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回到说话的主题中来。
如:语文园地三中《说说我自己》,学生开始都在说自己的外貌、性格、优缺点,在讲事儿时说着说着话题一转,就介绍起别人的优缺点了,这样就没有把话题落实到介绍自己上。这时,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地提问:“同学们,说别人是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你自己在这件事上有什么表现呢?”经过老师引导,又回到了主题上。在学生说话前,我先让学生闭眼想象一下,整理思绪,把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唐坊镇第一小学 李 明】
〖口语交际带写作〗
教材在编排口语交际和习作时,确实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安排。例如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说我自己”,习作的内容就是“自我介绍”。笔者首先上口语交际课,让学生推选两位与众不同的学生站到前面,让同学们进行观察和发现,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这其实是借鉴别的教师的做法,效果确实不错。学生发言非常积极,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这样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写人可以从相貌、穿着、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只要抓住特点,就可以写好。如王威写自己爱踢球,写了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中自己的表现;于明杰写自己爱恶作剧,写了自己生病输液时在地板上洒水让妈妈滑倒的故事;王永超写自己爱思考,抓住了一次测验自己解决一道难题的经过。其中的句子是这样的:
我想啊想,一只手拿着笔在桌子上乱画,另一只手抓着头发。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还没有做出来,真把我急坏了。就在这时候,我突然想出了解题的办法。时间就要到了,我连忙在试卷上写下了答案,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心里真轻松。
句子之所以如此流畅、精彩,完全是因为口语交际课上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准备工作充分,学生再写就得心应手了。每次习作之前,教师都可以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训练,借以启迪学生的思考,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理顺学生的思路。学生往往善于说,而不善于写,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自己说的内容记录下来,其实就是一篇好文章。
〖开展活动引写作〗
学生写作文感到无话可说,主要原因是平时活动少,学生又不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为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以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细心观察。例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内容是“秋天的快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广阔的大自然,去寻找秋天,寻找快乐。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动物呢?人们呢?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学生的感受丰富了,自然有许多话要说。经过适当引导,就可以写成一篇好作文。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十四
佚名
一、教材说明
这个园地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数笔画填空、看图读词语、读字涂色和背儿歌。
二、教学建议
第一项“我会填”。题中有三个花瓶,瓶上分别写着笔画数。要求学生数一数题中的六个字各有几画,把字填在相应的花朵里。教师只需指导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由学生自己数,自己填。教师检查后可让学生说说填写的过程。有的是逐个数,逐个填;有的是先把每个字的笔画数数出来在字旁写个小数字,再归类填写。方法不同,填对即可。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想办法,增强其成就感。
第二项“看看读读”。这项练习是通过读,帮助学生巩固生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知道说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教学时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还可以对口令:甲说数量词,乙说事物名称;甲说事物名称,乙配上数量词说词语。或者用贴量词卡片做填空题:一树、一山等。
第三项“读读画画”,是采用读读字,涂涂色的方式来复习巩固学过的字。图中14个字分别带有“艹、扌、”。题目以“花”为例提示了涂的要求,即“艹”的字涂绿色,“扌”的字涂蓝色,的字涂红色。课前应要求学生准备彩色笔。练习可按三步进行:1自选一个字开头先顺时针方向读,再逆时针方向读(同桌两人互读也可);2明确涂色的要求,学生自己涂色;3分颜色读同一偏旁的字。
第四项“读读背背”,内容是一首辨别方向的儿歌。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知道看太阳辨方向的方法。先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再帮助学生弄清方法:因为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所以早晨面向太阳前面肯定是东,由此推断其余三个方向。让学生接着读后面的三行句子。在学生达到要求后,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下午太阳到西边落下了,这时面向太阳,方向该怎么说?
三、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2004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交流在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习作:能清楚介绍所选择图画的内容;能写清楚图的内容,内容要具体,语句通顺,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3、自主发现:学习描写颜色的词语,增强词汇量。
4、日积月累:背诵、积累对子;学会运用词语搭配,积累词语。
5、趣味语文:绕口令,展开想象,感受文美好的景象。
6、让每一个学生地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7、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民族文化的美。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们快乐吗?让我们进行一次快乐的展示会,把所有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
2、提出学习目标
(1)、自主寻找秋天的快乐。第一组,走进田野; 第二组,走进树林; 第三组,走进果园; 第四组,走进农家。
(2)、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要求:
①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②说出自己的快乐。
③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小组的同学一起说说演演。
(3)、展示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交流秋天的快乐。
2、赞美秋天。(可以背诵描写秋天的诗句或唱一唱赞美秋天的歌曲。)
3、评选最佳展示员。
三、激发知识冲突
怎样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
四、知识拓展延伸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写一写所做的快乐的事。
第二课时
看图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小伙伴们放风筝的身影、玩耍嬉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秋天里红红的枫叶,黄黄的叶子,清凉的秋雨……这么美丽的秋天,同学们想亲眼去看看吗?(播放录像,帮助学生丰富秋天的印象。)我们亲眼看了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们心中的秋天一定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吧!
2、提出学习目标
(1)、利用画笔画出心中的秋天。
(2)、把你心中的秋天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注意说话要完整、清楚,尽量用上好词。
(3)、结合自己的画或图片写一段话,注意叙述要清楚、完整,语句通顺,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句。
(4)、写好后读给小组内同学听听,让同学们评一评。
(5)、展示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我会画。
2、我会读。
3、我会评
三、小结延伸。
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魏?,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根据别人的意见自己改一改,抄一抄,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第三课时
自主发现???日积月累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读一读,从中发现什么?
2、读一读,并背诵对子。
3、填一填。
4、读一读,背一背绕口令。
5、展示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
1、我会读,发现了这些词语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
2、我会读,我会背对子、还会绕口令。
3、我会填。
(二)、课外知识展示
1、我还会围绕其他颜色进行词语的扩展和积累。
2、我还会编类似的对子。
3、我还会将词语进行搭配。
三、知识拓展延伸
搜集绕口令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让学生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字、词、句卡片。
课时分配:一课时
第1课时
一、展示引入。
1、请孩子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积累认识的字、词、句都有哪些?
2、请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课内外认识的字、词、句。
二、展示台
1、课件展示:
白云乌云朝霞晚霞
雨点霜冻雪花冰雹
小溪河流湖泊海洋
2、请孩子们好好读读,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
3、你还搜集了同类的其他词语吗?请同学们补充。
4、出示描写春天的景色的词语:
含苞欲放百花争艳花红柳绿春色满园
5、请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把它补充在书的旁边。
6、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请孩子们读一读,记一记。
(2)找一找我们学过的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
三、日积月累。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最有名的一首诗《小儿垂钓》。1
2、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应站稳
了?!暗觥弊掷锩嬗懈龅?。
3、“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
4、同学们,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5、钓鱼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可是另有一番情趣呢!
6、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p43,自己读读,看谁能把诗歌读
流利?
7、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出示生字“稚、侧、纶、莓”。)谁会
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领读)
8、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你们读得真
准!
9、“稚”和“侧”这两个字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师范写。
10、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首诗读一遍,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个别读。
1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每一行有7个字,共四句。每行停顿都是2/2/3。所以我们朗
36
读时字音要准确,停顿节奏也要准确。
12、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还不少,老师给大家推荐几首
诗。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高鼎
单长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我爱阅读。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阅读《王二小》。
2、学学讲《王二小》的故事。
3、请孩子们讲讲同类的其他故事。
4、请孩子们多读课外书。
五、孩子们说收获。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十七
建设六马路小学 陈素玲
教材分析
本课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二册“语文园地三”中的“我的发现”,此部分有12小组字:上面的四小组都是横线前的字加上偏旁成为横线后的字,中间的四小组则是横线前的字去掉偏旁成为横线后面的字,下面的四小组都是上面一个字分别由下面两个字组成。此题是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的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并体会发现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对象分析
我班的学生有的十分听话,一切顺从教师和家长,成绩好,但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有的管不住自己,堂上想说就说;非常随便;有的个性很强,虽有自己的见解,但以我为中心,心中没有集体概念,学习欠自觉?!缎驴伪辍烦佳鞫斡?、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我认为若在堂上积极实施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很好地改变本班学生的现状,学生将受益非浅?!缎驴伪辍烦嫉淖灾餮?,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集体精神,而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在合作学习中也学会了互相帮助,培养解决问题、组织能力。在探究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培养创新思维,从而体验获得新知和能力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习的激情,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这也是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
“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安排7个字要学生认,《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学生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思维,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新理念,在学生认识了这7个生字后,我还引导学生阅读我搜集的儿歌、故事、古诗,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平时所认的字,又在阅读中认识新的字,既增长了课文知识,又在阅读中积累了词语。
教养目标:
1、会认“字”“代”等7个生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朗读词语、小诗。背诵小诗《小鸟》。
教育目标:
知道?;せ肪车闹匾裕敢獍ど肀叩幕肪?。
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2、拓展学生的识字面。
3、与同学交流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识字方法,并将识字方法运用到课外识字。
课前准备:
1、灵灵姐姐图像(能套在手上)
2、制作小动物图片
3、搜集儿歌、童话故事和古诗并打印,给没认过的字注音
4、用彩色卡纸制作花儿、识字苹果树
5、字卡
教学课时:3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在学习语文园地一和园地二时,我们和灵灵姐姐共同学习,共同发现了一些识字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瞧,谁来了?(教师手里套着“灵灵姐姐”图像扮演“灵灵姐姐”)小朋友,好!(灵灵姐姐好?。┙裉?,我又想和你们这些爱学习的孩子到识字乐园去认识字宝宝,欢迎我吗?(欢迎?。┪颐且黄鸪龇桑。ò迨椋河镂脑暗厝蹲掷衷埃?/p>
二、解决字音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识字乐园里的字。
2、学生边读边想:在识字乐园里自己发现了什么?
3、检查学生的读音。
(1)个别读(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自告奋勇读乐园里的字。)
(2)夸一夸,帮一帮:引导学生先评优点,再评不足。重点评议字音,特别注意读准平舌音、翘舌音。
(3)做接龙游戏。
(4)全班齐读。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识字方法
1、(教师扮演“灵灵姐姐”)我在识字时又有新发现,小朋友,你们呢?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3、小组派代表汇报“我的发现”
(板书: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
4、(教师扮演“灵灵姐姐”)小朋友,你们的发现和我的一样,你们通过自己去学习,去发现,成了学习上的小主人,灵灵姐姐替你们高兴。以后,不管在堂上认字还是课外识字,用上这些好办法,能帮助我们更快认识更多的字宝宝。
四、巩固识字
1、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字组词或说话。
2、小组长组织组员以大家喜欢的方式认读字卡,谁发错字音,组员齐帮助。
3、教师将字卡顺序打乱,让学生认读。
4、学生出来带读带有生字的词卡。
五、以阅读拓展识字量
1、小组合作互相读课外文章。
2、学生把自己会认的“苹果树”上的“绿苹果”涂成红色,看看哪一组“苹果树”上的红苹果最多。
板书设计?:
流程图:
相关链接:《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十八
教学建议?
1.教师要创设民主、开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从中获取知识。?
2.开动学生思维,以思促行,从而达到语文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统一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
?2.辨字组词,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3.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记一记汉字偏旁。
?4.熟记十二生肖。?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启发学生的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发现汉字偏旁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享受细致观察后的成功体验。
?2.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重点难点?重点?
1.会认9个生字。
?2.能辨字组词,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
?3.熟记十二生肖。?
难点?
1.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及汉字偏旁的规律。
?2.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食物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了解十二生肖。?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能辨字组词,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
?3.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能力。?
4.能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9个生字。
?2.能辨字组词,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
难点?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能力。
?2.能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三、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很多食物,想不想尝一尝?但是老师呀,有个要求,请你们尝一尝后,说出这些食物的特征。
?四、识字加油站
1.出示食物图片:荔枝?
(1)你们吃过荔枝吗?它是什么味道?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荔枝的味道吗??老师会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甜津津。?
(2)认识“津”字。
?(3)读词语“甜津津”。
?(4)板书词语:甜津津。
?2.出示食物图片:话梅?
(1)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
?(2)这种食物吃起来味道怎么样呢?
?(学生回答)?
(3)老师也来用一个词形容:酸溜溜。
?(4)认识“溜”字。
?(5)板书词语:酸溜溜。?
3.集中呈现图片:辣子鸡、馒头、油条、棉花糖、黄瓜、排骨。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说说它们的味道,相机识字。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词语:?辣乎乎?香喷喷?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3)圈出词语中要求会认的字。
?(4)学生试读。
?(5)同桌互读。?
(6)读词,找出词语规律。?这些词语都是abb式,都是用来形容食物味道的。
?(7)游戏识字。
?五、字词句运用?
1.选一选,连一连。
?(1)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2)指名回答。?
(3)请全班学生来判断正误。
?(4)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选。?
“霄、宵、削”的偏旁分别是:、宀、刂,与天空有关,“刂”与刀有关,所以应该这样?。?元宵?削苹果?九霄云外
?“赔、陪、培”的偏旁分别是:贝、阝、土,“贝”与钱有关,“土”与泥土有关,所以应该这样选:?培土?陪伴?赔钱?
(5)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看偏旁就能了解这个字与什么有关,就能区分不同的形声字了。?
2.下面这些字查什么部首?查一查,记一记。?(1)出示汉字“鹿、金、高、音、黑、衣、辛、鱼”。?请学生认一认这些字。
?(2)出示汉字“麝、鉴、敲、章、默、装、辣、鲁”。?请学生认一认这些字。
?(3)将这些字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找出来,并在书本上标出它们的读音与部首。
(4)圈一圈后一组字的偏旁。
?(5)比较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联系。?(后一组字的偏旁就是前一组字。)?
(6)“开火车”读一读。?
六、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三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
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发现汉字偏旁的规律。
?2.熟记十二生肖。?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从汉字的偏旁发现汉字规律。
?难点?
从《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中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三、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我的发现”中的汉字。?
2.请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3.圈出每个汉字的偏旁。
?4.说一说字与偏旁的关系。?
带“火”“灬”的字大多与“火”有关。?带“心”“忄”的字大多与“心”有关。?带“刂”“刀”的字大多与“刀”有关
。四、日积月累?
1.课件播放《十二生肖歌》,请同学们跟着一起唱一唱。?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十二生肖分别是哪些动物吗?
?3.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学生小组内相互说自己的属相。
?4.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5.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师讲述故事:??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就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它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6.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十二个词语。?
(1)学生自读一遍。?
(2)教师领读其中加拼音的汉字。
?(3)同桌之间互读、互评、互纠。
?(4)指名读词语。
?(5)全班齐读。?
(6)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7)让学生按照顺序读熟并背诵十二生肖。?
(8)小组内检查背诵结果。?
五、我爱阅读?
1.激趣引题。
?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出示课件)说说看,这两棵小树,你最喜欢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童话小故事,(板书题目,齐读)读了标题,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文章,出示自读要求:
?(1)读通短文,为短文标上自然段。
?(2)说说短文中有哪些人物,主要讲了什么事儿。?(小柳树和小枣树。?春天小柳树看不起小枣树,到了秋天,小枣树却没有嘲笑小柳树。)?
3.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4.拓展延伸,教师总结。
?其实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贵的是要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身边的同学,找找他们的优点吧。?
六、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三
?炒?烤?烧?煎?蒸?煮?与“火”有关
?怒?恋?感?慌?惊?怕?与“心”有关
?刺?刮?剑?分?剪?切?与“刀”有关?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十九
1、感知近反义词,能给一些词语找出近反义词朋友。
2、复习巩固本单元部分生字词。
3、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我爱祖国》,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4、学习句子“_____真______,我_____________?!毖胺⑾稚钪械拿?,学习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心情,抒发情感。
5、逐步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一课时
1、讲个笑话:
两个小女孩明明和天天是双胞胎。她们长得十分相似。有一天,妈妈给她们洗澡。明明说:“妈妈,你为什么给我洗两次呀?”妈妈一看,天天在一旁偷偷笑呢!
看来呀,双胞胎姐妹连妈妈也会认错呢!
但其实她们肯定有不同的啦。你来帮妈妈区别区别吧!
2、出示图片,学生找到一处不同即可。
游戏:师生对对碰
长对短,上对下,对对_____,高对_____,胖对_____,前对_____,大对_____
你们很聪明,眼睛很亮,也爱动脑筋。今天,老师还要考考同学们,看看你们能够发现什么。
1、出示生字卡片组,生读一读。师注意较正学生的发音。
进—退买—卖快—慢 正—反
安全—危险 复杂—简单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是意思相反的词。
买和卖长得很相似。有东西(十字头)时才能卖,没东西(十字头)时就要买。
3、生书空“买”“卖”二字。
4、认读生字卡片
退 危 险 买 卖 反 杂 简 单
1、这组词语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中心──中央
2、哦,它们的意思非常相近,它们是好朋友。那么,我们也来给这些词语找找它们的朋友吧!
打开课本55页,看谁先找到三个词语的朋友,并且把它们请到朋友的身边。时间是三分钟。
3、读一读,记一记。
1、大家都累了吧?来,让我们读一读这首儿歌。
师教读。
我爱祖国
我爱万里长城,
我爱小河;
我爱五星红旗,
我爱白鸽;
我爱红领巾,
我爱花朵;
我爱爸爸妈妈,
我爱老师同学。
你要问我最爱什么,
我最爱我的祖国!
2、有感情地朗读。你可以站起来读,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动作读。
1、这么长一首诗歌都能读得那么好,真了不起!这个句子你肯定也能读好!
出示句子:
花坛真漂亮啊!
2、读了这个句子,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吗?
生说:
我想把它画下来。
我想呆在它旁边不离开。
……
3、师选择学生说的一个句子加入。出示句子,生齐读。
花坛真漂亮??!我要……。
4、补充句子:
北京真_________??!我多么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多么__________啊!我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真___________?。∥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还想把这些句子记在《采蜜本》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二十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熟读识字中的词语。
2.会区分形近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
3.学会部首查字法,看到汉字会分析汉字的部首。
4.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
5.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根据汉字偏旁分析字义,掌握部首查字法。
2.初步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生字,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图片(各种食物图片),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哪些食物。
3.(示例:葡萄)说说看,你吃到葡萄之后是什么感受?是酸的还是甜的?
(出示词语:甜津津、酸溜溜)教师引导说句子:我吃到的葡萄是的,我吃过的葡萄。
4.(出示其他图片)请仿照老师刚刚说话的句式来说一说你吃过哪些食物。
5.(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6.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与食物有关的词语吗?(示例:热腾腾、凉丝丝、黏糊糊)
二、我会认偏旁
1.出示两组字:“霄、宵、削”“赔、陪、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是“肖”和“咅”)
2.出示“我的发现”中的三组字,小组讨论这些字又有什么特点。
3.猜一猜,这些汉字都与什么有关?是什么意思?(与偏旁有关,偏旁表意)
火字旁、四点底:与火和水有关。
心字底、竖心旁:与人的心情、感觉有关。
利刀边、刀字旁:与武器有关;表示切割、分离。
4.出示课本中的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对于错得集中的题目做重点讲解)
5.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8组汉字,说说这些汉字的偏旁部首。
6.复习部首查字法。
三、我爱传统文化
1.观察与认读。
(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学生知道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学生说说自己的属相是什么。
3.读读与背背。
(1)学生读词语,注意按十二生肖的顺序朗读。
(2)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咱们班来了两位朋友,它们分别是——小枣树和小柳树(生看图片回答),我们跟它们打声招呼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展示读课文,请8名同学一人读一段。
三、品读1~4自然段
1.教师引读课文题目和第1自然段,学生分小组读2~4自然段。
2.用“——”画出写小柳树外形的句子,用画出写小枣树外形的句子。
3.逐段交流反馈,并进行朗读指导。
4.读第2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句子。
四、学习5~8自然段
1.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秋季)提问:秋天的小枣树发生了哪些变化?
2.默读5~7自然段,回答问题。
小枣树结出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没有结果子。小枣树嘲笑小柳树了吗?(生:没有)
小枣树不仅没有嘲笑小柳树,还怎样跟她说话?(生:温和地说话)
3.反复读第7自然段。
4.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各自的优点。
小柳树:好看、能乘凉;
小枣树:宽宏大量,能看到别人的长处。
5.读第5自然段填空:秋天的时候,小枣树结了。
6.读一读第7自然段中小枣树说的话,从中可以看出小枣树的品质。五、总结升华
7.说说你从文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学反思]
先从教学目标的实施看,我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即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部首与词意的联系,能通过部首猜词意。通过对十二生肖的认读,初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其次,从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授来看,我基本上在这节课中解决了重点和难点,通过联系生活,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二十一
?yú kuài
()?níng shì
()? fá mù
()shèng xià
()?róng huà
() ?yǔn xǔ
()qiáng shàng
()zēng tiān
()?yáng yì
()?lěng kù
()
q__ __à? __uǎ??? __āi
铁锹树杈爪印拆下
xiāng xiàng
互相(?。┫啵ā。┥?/p>
hǎo hào
好( )奇学好(?。?/p>
zuò zuō
工作(?。┳鳎ā。┡?/p>
dōu dū
都( )是首都(?。?/p>
神奇──()假如──()清澈──()
义务──()依照──()冷酷──()
谦虚──()幸福──()清澈──()
快乐──()明白──()强健──()
混浊 谦虚 复杂 清澈 丑陋 窄小
宽阔 快乐 谦逊 漂亮 简单 悲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到那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告诉你们。
2、他们()只做了一件小事,()给别人带来了多大的()好处啊!
3、我()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
4、()我给病人治好了病,使他们恢复了健康,()我感到很幸福。
5、三个孩子()把泉眼疏通了,()把堵在泉口的杂物清理了。
例:泉水填满小井。
清澈的泉水慢慢填满那口小井。
1、树叶飘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放射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教育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时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文中哪句话能概括全段的主要意思?在这句话下面用“ ”标出。
2、文中哪些话写“姿态万千”?用“【 】”标出。
3、文中哪些话写“变化无?!??用“( )”标出。
4、文中“像奔马”的后面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二十二
教材简说:
这个语文园地共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数笔画填空、看图读词语、读字涂色和读背儿歌。通过数笔画、按偏旁分类涂色两部分练习,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部分汉字?!翱纯炊炼痢敝凶耪攵粤看式械难盗吩诮滩闹惺堑谝淮纬鱿郑瓤梢园镏蹲?,又能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岸炼帘潮场痹蚴峭ü爬派峡诘亩枞醚私馐侗鸱较虻幕境J叮泻芮康氖涤眉壑?。
教学建议:
题中有三个花瓶,瓶上分别写着笔画数。要求学生对六个汉字按笔画数进行分类,将笔画数相同的字写在同一个花瓶中的花朵上。教师只需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完成。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如,逐个数、逐个填;将所有字的笔画都数好后,再归类填写。这六个字中,“子、头、出”的笔画易错,“长、飞、火”的笔顺易错,在书写时要提醒学生不要写错。另外,在填写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这项练习的目的有两点:首先,通过“读”帮助学生巩固生字;其次,通过读带有量词的词语,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知道说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文中有一幅色彩鲜艳的插图,教师可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小河里有两只鸭子;一只小花狗正在追蝴蝶。教学时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如,找找教室里的东西,比比谁量词用得准确(如,一张桌子、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把椅子)。
通过读读字、涂涂色的方式让学生复习认过的带有相同偏旁的生字。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图中的字分别带有三种偏旁“艹、扌、”。题目以三朵不同颜色的花为例,提示了涂字的要求,即“艹”的字涂绿色,“扌”的字涂蓝色,足字旁的字涂粉红色。教学过程可分四步进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汉字,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读。
2、说说自己在读了这些字之后有什么发现。
3、教师帮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学生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4、同桌或小组交流,通过交流互相订正。
这是一首辨别方向的儿歌,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了解利用太阳辨方向的方法。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
1、借助拼音,自己将儿歌读正确,读通顺。
2、让学生说说在刚才的阅读中读懂了什么?帮助学生弄清利用太阳辨方向的方法。(因为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所以早晨面向太阳,前面肯定是东,由此推断其余三个方向。)
3、启发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二十三
1、知道反义词在词义上的特点,并通过反义词识字。
2、初步认识近义词。
3、感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句式特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积累语言。
4、模拟“游客”和“导游”进行口语交际,提高交际能力。
通过反义词识字。
认识近义词,模拟“游客”和“导游”进行口语交际。
1、收集风景名胜地区的资料。
2、生字卡片。
三课时。
1、让学生自己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六组反义词,再读一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是否发现这几组词的共同点(每组的两个词意思相反)。
2、师范读,生注意听老师的读音。
3、师生互读,读准字音。
4、小组交流认记生字,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字,检验认字情况。
6、给生字找朋友:
退──腿险──脸读──卖反──饭间──简
7、“我说你说”──师生对说反义词:
⑴ 说教材里的词:
补充:好──坏新──旧上──下高──矮
明──暗开──关来──去前──后
多──少重──轻
⑵ 生生对说反义词。
1、学生自读词语,看能否发现什么。
2、教师引导:
⑴ 老师站在脚室的中央。
⑵ 老师站在教室的中心。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否一样?说明了什么?
(中心与中央意思相近,是近义词。)
3、选词配对,在读一读。
4、扩展:你还能说出一些近义词吗?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对反义词比赛:师与生对。比一比看谁对得快。
连线:
① 找近义词② 找反义词
美丽 著名 正简单
特别 漂亮 复杂 反
中心 非常 买关
有名 中央 安全 卖
愉快 快乐 开危险
1、出示“!”与“。”,讲解感叹句与陈述句。
2、读句子,体会感叹句与陈述句的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句子:
⑴ 前是感叹句,后是陈述句。
⑵ 因为“花坛真漂亮“,所以“我要把他拍下来”。
4、方照例句说句子:
北京真__________啊!我多么想__________。
5、 仿照例句完成第三句。
6、 同桌互相仿说句子。
1、学生自读诗歌。
2、小组互读,比一比看谁最先背诵。
3、小组交流: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交流课外识字的途迳)
1、展示课外识字成果。
2、展示自己搜集的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明信片。
3、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1、展示自己收集的风景名胜资料,让学生在展示出的资料中了解自己关心的风景名胜。
2、在展示过程中选择好自己的交流对象,组成“旅游团”。
学生自由选择下列交流方式:
1、 “导游”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2、“导游”在介绍的过程中,“游客”随时提问,导游灵活安排介绍和答问两方面的内容。
3、“游客”先提问,“导游”一一作答,然后“导游”再介绍游客没有问到而自己认为有必要讲的情况。
1、各组推选最好的“导游”,在全班介绍风景名胜,并进行交流。
2、各小组推选出来的“导游”互相交换到别组带队。
1、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一起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交际的经验。
2、评出“最受欢迎的‘导游’”,“最受欢迎的‘游客’”等。注意转变角度,思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