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代经典诗歌100首免费篇一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パ盎ǎ挂蛊芊疾荨?/p>
二、《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三、《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四、《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五、《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六、《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八、《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九、《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十、《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古代诗歌意象之动物篇
1、蝉
⊙(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p>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例1: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薄啊吨胤赡呀?,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例2: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p>
例3: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彼嵌际怯貌跤髦父呓嗟娜似?。
例4:李商隐《蝉》:“我亦举家清”。
⊙(2)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例1: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币院醺叱秩咀约涸谟猩钌罨诚爰以爸?。
例2: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被刮粗苯用栊幢鹄?,“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例3: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寒蝉鸣我侧”
例4:许棠的《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 诗中的“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例5:朱熹的《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笨吞讲趺ρ糁?,凄恻哀惋。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夜晚哀鸣,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安酢?、“客”在一个“惊”字中合二为一,同在夕时发叹,在读者的艺术想象中,两者可以换位,物我感应、融为一体。
例6: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p>
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
⊙(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
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例1:“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例2: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六首 其十二》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闭馐资疵餍床?,暗伤己。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2、杜鹃
⊙悲苦、哀怨、凄凉、乡愁乡思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敝泄糯小巴厶淙怠钡纳窕按怠M?,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例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弊庸婺窦炊啪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例2: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例3: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p>
例4: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p>
例5: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比鹿庹赵谕ピ豪镅┌椎睦婊ㄉ?,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例6: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p>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例7: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p>
例8: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古代经典诗歌100首免费篇二
古代经典诗歌100首
1.《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片,是一幅充满生机、生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2.《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向所爱者倾诉离别的痛苦、至死不渝的情感和重逢的希望)
-1-
3.《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坪滓蝗ゲ桓捶?,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写登楼所想所见)
4.《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2-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表达对友人的惜别和勉励之情)
6.《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写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3-
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写晚年回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8.《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抒写作者愿意弃文从武,为国效力的抱负。若个:哪个)
-4-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抒写怀乡思亲的深情)
10.《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借红豆表达眷念朋友,珍重友谊的思想感情)
11.《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描写山中春夜的恬静和清幽秀丽的景色)
-5-
12.《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描写秋日山居悠闲恬静的生活)
13.《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乜瓷涞翊?,千里暮云平。
★(写观猎的经过和所见)
-6-
1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表达对朋友殷勤的款待之心和依依惜别之情)
15.《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写春夜闻笛所引发的思乡之情)
16.《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写作者流放途中意外遇赦时的喜悦畅快的心情)
-7-
17.《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描绘庐山瀑布的雄奇瑰丽)
1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写依依惜别的深情)
19.《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抒写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8-
20.《客中作》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写客中之乐,从侧面表达对友人待客热情的感激)
21.《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反映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伸而发出的愁思)
22.《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写登楼的所见所想)
-9-
23.《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自己仕途的失意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24.《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叙写登高所见和自己的艰难处境)
-10-
25.《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写春光烂漫的美景,表现诗人幽径寻 芳的喜悦)
26.《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在昔盛今衰的对比描写中,寄寓作者凄楚惆帐之情)
27.《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写愉快而浓郁的思乡之情)
-11-
28.《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通过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追述,表达自己壮志情怀)
29.《观沧?!?/p>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写观沧海之所见,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12-
未酬的30.《登鹳鹊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31.《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写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表现作者对戍卒的同情)
32.《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写将军正要纵情痛饮却被催上战场的沉郁复杂心情)
-13-
33.《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写远征战士久戍边地的苦痛和渴望和平生活的愿望)
34.《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粕嘲僬酱┙鸺祝黄坡ダ贾詹换?。
★(写出征将士誓扫边尘,以身许国的壮志)
35.《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一二句写送别环境,三四句是勉励友人)
-14-
36.《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抒写作者怀乡思亲的感情)
37.《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一二句写敌军溃退,三四句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
38.《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颂伟大的母爱。谁说小草那点心意,能报答春天温暖的阳光)
-15-
39.《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写作者进士及第之后的得意之情)
40.《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前二句写寻春遇艳的场面,后二句写重寻不遇的情景)
41.《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写中秋望月之景,抒思念之情)
-16-
42.《早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写早春微雨中的美景)
43.《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闪旁鲁跞?,露似珍珠月似弓。
★(抒写作者对秋夜江景的喜爱之情)
44.《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用桃花代替抽象春光,把春光写 得可感动人)
-17-
45.《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借写春草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 别之情)
46.《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借写景叙事,感叹物是人非和世事的沧桑变化)
47.《浪淘沙》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的高贵品质和坚定信念)
-18-
48.《浪淘沙》
【唐】刘禹锡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写淘金女的劳动生活,反映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现实)
49.《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借大雪中孤舟独钓之景,抒发诗人孤独超脱之情)
50.《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抒写自己的思乡之情)
-19-
51.《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写作者夜泊枫桥的见闻,表达客舟长夜时的寂寞)
52.《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写钓者悠闲潇洒的生活情趣)
53.《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写荒山野渡之景,抒行人待渡的帐惘之情)
-20-
54.《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前两句写赏菊爱菊,后两句写喜爱菊花的特殊原因)
55.《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抒写诗人寻访隐居的人没有遇到后的失 望和惆帐)
56.《??汀?/p>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诗人以??涂谖?,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21-
57.《过华清宫绝句》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借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讽刺晚唐帝王们的享乐)
58.《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描绘江南春景,抒发作者孤冷,伤感的淡薄情怀)
59.《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对国事怀抱隐忧 的感伤之情)
-22-
60.《赠别》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抒写诗人难与割舍的离情)
6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借问:请问。诗歌叙写行人清明节遇雨的凄凉情景)
62.《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描写深秋傍晚的美景,表达诗人对秋景的留恋)
-23-
63.《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闪拱胄榍跋?,不问苍生问鬼神。
★(借贾谊的故事,指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
6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作者写他在茫茫夜雨,深切想念家人妻子的惆怅)
65.《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感伤生命的衰老,这是诗人对美好人生的热恋)
-24-
66.《长歌行》
乐府歌辞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智锝谥?,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托物比兴,勉励年轻人珍惜青春。
67.《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春光时的喜悦之情)
-25-
(描写老人观赏
68.《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借写梅花来表达作者的处境和人格)
69.《船泊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作者被罢官泊船瓜州,怀念盒陵家园的心情)
70.《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写新年欢庆景象)
-26-
71.《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铮ㄐ纯腿瞬坏街钡挠葡星樾鳎?/p>
72.《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表达对友人的敬仰和勉励之情)73.《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用庐山各个角度所见的不同姿态,说明“当
-27-
局者迷,旁观者清”之理)74.《惠崇〈春江晚景〉》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写江南春天的美景,表达作者对生 活的热爱)
7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赞美西湖风光,反衬送友时 的开朗胸怀)
76.《春日》
【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抒发对春天的讴歌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赞美。等闲:随便)
-28-
77.《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借写项羽的悲壮之举,讽刺南宋小朝廷 的苟且偷安)
7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抒写自己报国的激情和抗金杀 敌的雄心)
79.《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借梅咏志,表达自己不同流俗的高远追求)
-29-
80.《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痔餐匪祷炭?,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追忆人生经历,感伤时事,表达坚定信 念)
81.《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写乡民的纯朴和乡居生活的悠闲自在)
-30-
82.《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叙说游子的所见、处境和思乡之情)
83.《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借咏叹石灰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志向)
84.《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借写竹石的特性颂扬一种坚定不移品格)
-31-
85.《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借颂扬“老干”说明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的可贵)
86.《渔歌予》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借渔家生活自道其隐居江湖之乐)
87.《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无限的衷愁,只因不能忘怀灭亡了的国家和过去的享乐)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
-32-
88.《生查子》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通过今昔对比叙写不见“伊人”的悲 伤)
89.《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
★(叙写守边将士思乡的无奈和悲苦)
-33-
9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煽盎厥祝鹄觎粝?,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叙写前人北伐的业绩,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91.《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悼惜春天的衰残)
-34-
92.《扬州慢》
【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抒写扬州昔盛今衰的痛惜之情)
9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同时也蕴含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35-
94.《西江月》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写农村夏夜的优美景色)
95.《诉衷情》
【南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抒写了中原尚未恢复而自己已老的苦闷)
-36-
96.《水调歌头》
【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抒写中秋之夜,弟兄不得团聚,政治上又不得意的抑郁心情)
97.《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写草原特有的自然风光。
-37-
98.《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抒发一种报仇雪耻的壮志)
99.《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锸卮印笆摇钡难酃饫葱矗衷⒂欣砣?,可以看成是一种创作见解。
-38-
100.《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偏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39- 江花月夜》
古代经典诗歌100首免费篇三
上下五千年,朝代更迭有几何,旧时的堂前燕,如今做窝在寻常家,沧海桑田。古代不少文人墨客更是将满腔爱国情怀融入到诗词歌赋中。为大家分享爱国诗歌,细细品味这些古诗,透露出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我们!扬中华国威,抒赤子情,勿忘初心!
塞下曲
李白 唐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行军之苦,将士壮志,只这寥寥几笔便跃然纸上,仿若一把利剑般拨云见日。
离骚(节?。?/p>
屈原 战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心怀天下之人总是命运多舛,居不得庙堂,入不了乡野,一身抱负难以施展,郁郁不得志,在位者看不见的民生疾苦全都落在诗人眼里,熬成一篇《离骚》。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整个词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痔餐匪祷炭?,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 南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精忠报国,奈何生不逢时,壮志未酬,可唉可叹.......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还是极富文学才华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诗作每一笔都透露出对国家、对人民的爱。
古代经典诗歌100首免费篇四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答案】
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窘馕觥?/p>
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抓住“巧”子进行分析。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悲愤的情怀以及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提炼和概括诗歌中相关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解析】此题的解答方法与前面第9题相同。诗人“开颜”原因诗中一再提到,要仔细筛选相关信息,再作适当的联想、引申、整合,如题目中的“新居”可联想到朋人新居刚刚落成;颔联与颈联描绘的景色很迷人;首联中点出的风景之“闲”可衬托诗人心境的“悠闲”;颔联与颈联新居环境描写中选取的典型物象——山、水、松、红药,可暗示主人的品味高雅;尾联“认得”一词,此处意思为“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相当于说“只有老朋友你能长处此间”,表达诗人对朋友的仰慕、认同,说明二人是志同道合、心灵相通。再对上面内容加以提炼整合即可?!镜闫馈看颂獗砻婵词强疾樘崃逗透爬ㄊ柚邢喙匦畔?,实质考查对全诗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如同2014年的第⑵小题,鉴赏诗歌首先要理解诗歌,这江苏诗歌鉴赏题一贯的命题风格。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级。
【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ㄒ磺?、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目问的是什么,“赏析写景艺术”换一种问法就是:“写景手法是什么?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描写景物的手法通常有:(1)描写景物的角度(空间、色彩、感觉器官等);(2)表现手法的角度(抒情方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等;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铺陈描摹等);(3)结构特点的角度(一句一景、句句写景、景语作结等);(4)锤炼字词的角度(一字传神,惟妙惟肖再现景物特点等);(5)修辞手法的角度(考纲列出的七种)。“赏析题”答题时要具备三方面内容:一是“用了什么手法”、二是“如何用这种手法”、三是“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或表达什么样情感”。具备以上的知识储备,解答此题就一定思路。困难的是点难以找全,特别是第一点——“选取景物,铺陈描摹”,考生难以想到。
【点评】赏析题是传统考题,每年都考,但每年选择的文本与赏析的角度并不一样,今年这道考题贴近考生生活,贴近考生实际,是一道不错的考题。但提供的答案如“选取景物,铺陈描摹”值得商榷,篇幅所限,不再展开论述。(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敬鸢浮吭廾拦猓幌勰较蛲?;志趣相同之感。
【解析】解答此题的难点在对“认得”一词的理解(见第1小题解析),再联系首联中的“暂”字,可以看出诗人十分羡慕窦员外闹中有静、忙中有闲、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注意这其中既有赞美、羡慕之意,又有认同之感。【点评】该题设置与第(1)小题有交叉之嫌。
【总评】今年的选材与去年赏析两首诗相比有一定变化,但仍属“唐宋诗词”范畴,且三个题目依然是平时训练比较多的题目,属常规题型。从写什么到怎么写,再到为什么写,题目层次清晰,有区分度。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城郭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鄴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鄴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注】虚:废墟。
(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分)
(2)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6分)答:
【答案】(1)春江花月夜
(2)“城郭为墟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叭松耷钜?,江月年年只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的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
【解析】张说的《鄴都引》是借凭吊古迹而抒发胸臆的怀古之作,诗分两层。前六句为第一层,主要是缅怀和描述曹操生前的非凡业绩,以寄托自己的凌云壮志。诗的后六句为第二层,主要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二句,是通过曹魏时代的城郭建筑今已凋蔽颓败揭示邺都环境的今昔变迁?!俺枪焙汀拔髟啊甭傥闲?,标志着魏武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明月依旧,却照不见曹操在西园“夜接词人赋华屋”,更衬托出今日邺都的凄凉冷落。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感叹江月长明而人生短促,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人生一代又一代地绵延着,无穷无??;人们年复一年地眺望江上的月亮,也亘古不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试题分析:本题选材又有新突破,考的是唐代的歌行体——盛唐七古。第一空文学常识比较简单,第二问是赏析两首诗句的理趣与人生感悟,回到了诗歌内容的考查。抓住“人生感悟的差异”这一命题暗示,结合诗句分析作答即可。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顾忌⒐丌勐?,炬火驿前迎。④(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 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
(2)
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
【答案】
(1)(3分)[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诗歌技巧中的写景技巧。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题干问的是“第三、四两联”,就要奔向诗歌的最后两联。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诗人的情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2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
(1)
(2)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答案】
21.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22.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 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窘馕觥?2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熟悉白居易《琵琶行》的相关语句,从中找出和“浔阳”“月”相关的诗句。
【考点定位】理解识记诗句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2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注意根据词的上下阙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15题。(8分)隐净山中大雨
(南宋)张孝祥
青峰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①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②万叠,汹汹欲崩空。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③,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净山有碧霄泉。②鼍:鼍龙,扬子鳄。③匕箸:羹匙和筷子。13.这首词的词牌应是()。(1分)
a.沁园春
b.水调歌头
c.雨霖铃
d.八声甘州 14.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青嶂”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情景。
b.“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
c.“电掣”句用金蛇、灵鼍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
d.“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气势。
15.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4分)
13.(1分)b 14.(3分)b
15.(4分)答案示例:画线句借雨写怀,借眼前大雨洗尘垢、润焦槁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作者涤污秽、惠天下的抱负,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又以“造物不言功”,寄托作者不以功自居的宽阔胸襟。这样写言近旨远,物我浑然。评分说明:雨景的特点1分,情怀2分,效果的分析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诗人简介: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诗歌分析:此意境深邃,内蕴丰厚,为唐诗优秀之作。属于借景抒情的诗歌。诗歌描绘夏日山中幽静空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首联点明题旨,月夜下游山,颔联写山里山路、花木的幽香,颈联写山中的寂静幽深,这三联描绘游山所见所闻,成一幅幽静深远的夏夜山景;尾联卒章显志,“樊笼累”(陶渊明“久在樊笼里”)表明对官场、俗世的厌倦,“松桂心”(陶渊明“复得返自然”)表明对自然的喜好,对归隐生活的向往。(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1)解析:【参考答案】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风声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光深远衬托山谷的空阔。描绘出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寂静,月光遍洒山谷的幽寂景色。
此题考查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虽然仅仅是对颔联的赏析。注意赏析,需要理解这一联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更要把握其艺术手法,甚至语言的精妙。即抓住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来做分析。这句是写景,所以要从写景的手法出发,抓主要意象,描绘出画面。
技巧点拨:唐人写静,常以动相制,譬如贾岛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可谓是这方面的著名典故了。骆宾王的“谷静风声彻”亦是以动制静。而后半句“山空月色深”,“深”字用得尤其高妙,反复吟咏,想着若身临其境,必将有恍若隔世之觉了。
(2)解析:【参考答案】作者通过记叙夏日游山的所见所闻,描绘出山中幽寂空明的景色,表达出作者厌倦世俗,向往宁静,喜好山水,渴望归隐的心情志向。此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和志向——主题,并要求简要分析。属于“鉴赏诗歌的情感”考点,学生解答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读懂诗歌,理解情感;二是要会逐联分析,明了内容(画面及其特点)和主题;三要语言准确优美,表达出诗人的心境,鉴赏出诗歌的美感。难度较高。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主旨,如尾联是卒章显志。
技巧点拨:理解诗歌主题在于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在于能够从意象出发理解诗歌描绘的画面,并结合诗歌的情思语(关键词)来理解。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清 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
(2)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答案】(1)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2)“悬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崩坼”本指倒塌断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乱。作者担心竹篙一撑,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乱,美景被破坏。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
(2)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 香湿”。
(3)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
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劳 停 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难碳讣揖?,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分)(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
【答案】
(1)(4分)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2)(4分)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盎摹薄笆荨倍?,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炼字型诗歌鉴赏题型的把握??忌纱幼值谋疽?,在诗句中的意义,以及其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月圆(1)【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3)未缺:指月圆。(4)列宿:众星。
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答: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
8.【答案】
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天上月,门上波光闪动,江上月,室内月,月下幽深的山林,群星稀廖的夜空?!窘馕觥?/p>
前六句是一句一景。抓住描写的对象,和描写的角度来思考。
9.【答案】最后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窘馕觥?/p>
题干中明确说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实是眼前月景,需是联想家乡亲人,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古代经典诗歌100首免费篇五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1.写景咏物诗常用意象
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野渡 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渔舟 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桃花 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山 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蝴蝶 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草木 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西风 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李瓃《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夕阳 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锦瑟 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贺铸《青玉案》: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蝉
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梅花 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竹子 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 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郑思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杨花 飘零之意。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
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松 喻傲霜斗雪的坚贞品德。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莲花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傲印奔础傲印保扒迦缢毕笳靼榈拇拷唷U饫锸鞘敌匆彩切樾?,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2.伤春作别诗常用意象
辽西 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玉阶 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娥眉 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温庭筠《菩萨蛮》: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罗幕 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乱红 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危楼 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落花 “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 亡的焦虑、忧伤。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南浦 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长亭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3.山水田园诗常用意象
绿树 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黄鹂 常以黄鹂鸣叫强化环境的幽静。曾几《山衢道中》: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空山 常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 常以明月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王维的《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山 渲染静寂的环境。于良史《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云 常表现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海棠 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白鸥 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细雨 写环境的宁静、恬淡。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蛙 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4.羁旅行役诗常用意象
月亮 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故园情?
丁香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煜《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 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 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一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鹧鸪已不是纯粹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了。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用来指代书信、音讯。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日暮 常用来表现游子思乡。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落日 表现迟暮的老年。杜甫《江汉》: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高楼 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沙鸥 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咏史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 生万户侯?
乌衣巷 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淮水 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呔墒痹?,夜深还过女墙来。
折戟 指战争的惨烈。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后庭花 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做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