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 孙中山先生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清王朝由盛转衰时,资本主义已成为成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当时引领这一发展潮流的国家是( ? )
A、美国 ? ?? ?B、法国?
?C、英国 ? ? ? ?D、日本
2. 他受命清拆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 )
A.关天培??? B. 林则徐
C.琦善 ???D.奕山
3.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4.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鸦片走私利益
B.解决“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惩罚清政府拒绝“修约”的行为
5.“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好的好处。这个国家是( ? )
A.英国? ? ?B.法国
C.日本?? ? D.俄国
6.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B.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
C.自然灾害不断发生
D.西方基督教传入中国
7.追根溯源,探求太平天国运动的足迹,应首先考察的地点是( ? )
A.金田村? ?? B.永安
C.南京?? ? ? D.上海
8.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9.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国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事件是( ? )
A.金田起义??? ? B.大败洋枪队
C.天京事变? ? ? D.太平军西征
10.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 )
A.奕?? ? ?B.曾国潘?
C.李鸿章?? ? D.张之洞
11.奕?在1861年的一个秦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
A.轮船招商局? ??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 ? D.湖北织布局
12.洋务运动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
A.福州船政局? ??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 ? D.湖北织布局
13.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创建的三只新式海军是( ? )
①北洋②南洋③东海④福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②③④?? ? ? D.①③④
14.2016年1月经我国考古学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 )
A.黄海大战? ?? B.辽东战役??
C.威海卫战役? ? ? D.廊坊之战
15.下图描绘了《马关条约》签字仪式的场景。图中所描绘的中国特命全权公使是( ? )
?
A.慈禧太后? ?B.光绪帝??
?C.李鸿章?? ? ? D.丁汝昌
16.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级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
A.割地赔款? ?? B.开埠通商
C.协定关税? ? ? D.设立工厂
17.19世纪末,中日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其主要人物是( ? )
A.林则徐、魏源
B.李鸿章、左宗棠?
C.康有为、梁启超?
D.慈禧太后、袁世凯
18.现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 )
A.宋教仁? ?? B.黄兴
C.谭嗣同? ? ?D.蔡锷
19.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②新王朝推行民主政治的尝试 ? ? ? ?
③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④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C.①③④?? ? ? D.①②④
20.某公司筹拍《义和团》电影中,下列情节不符合历史是的是( ? )
A.义和团政入紫竹林租界 ?? ?
B.设立拳厂、神坛,练拳习武 ?? ? ?
C.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 ?? ?
D.兴起于1868年广东一带
21.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
B.灭亡和瓜分中国 ? ? ? ?
C.镇压义和团运动 ? ?
D.抢劫北京的财物
22.下列条款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的是(? )
①赔款2100万元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 ??
③增辟通商口岸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 ①② ???B. ①③? ? C.②④ ??D. ①③④
23.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能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地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24.民国27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是( ? )
A.1926年? ? B.1927年 ? ?C.1937年? ?? ?D.1938年
2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 )
A.《铁定宪法大纲》 ?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 ?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宪法》
26.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 )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成立 ??
④武昌起义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A.①④⑤③? ?? B.②④③⑤?
C.①④③⑤? ? ? D.②①④③
27.为了重新组织责任内阁限定袁世凯权利,革命党人将同盟会改组为( ? )
A.兴中会? ??? ? ? B.国民党
C.强学会? ? ? D.共进会
28.“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叉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组,我却说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戊戌政变? ? ? D.“二次革命”
29.孙中山发表宣言,谴责袁世凯“推翻民国”,号召全国人民“猛力进行”,以除去此“国贼”。该宣言应发表于( ? )
A.兴中会成立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二次革命”时期? ? ? D.护国运动时期
30.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
B.帝国主义放弃支持袁世凯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
D.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
3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4分)
?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3分)
?
(3)写出近代中国社会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2分)
?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
(5)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
?
3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乙未二三月间,和议将成,适逢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梁启超乃日夜奔走,号召连署上书论国事,广东、湖南同日先上,各省从之……既而合十八省之举人聚议于北京之松筠庵……与斯会者凡千三百……其书之大意凡三事:一曰拒和,二曰迁都,三曰变法。而其宗旨则以变法为归。??——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
?
(1)材料一的“自强”运动指什么事件?(2分)据所学知识,举出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4分)
?
(2)指出材料一中“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和实现“自强”的途径。(2分)
?
(3)材料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
(4)材料三中的《万国公报》《时务报》《国闻报》的创办者分别是谁?(4分)这些报刊在当时的作用是什么?(1分)
?
33.(12分)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进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大事记
?
材料二: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1)材料一表格中的A、B、C处分别是什么事件?(6分)
?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辛亥革命伟大的历史功绩。(6分)
?
1
参考答案
?
?
1-10、CBDCD
?
?BADCA??11-20、CABAC ? DCCCD??
21-30、CCCDB ? CBDDD
31、(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3)《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4)清朝政治腐败导致国力衰弱,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也是其重要原因。
(5)落后就要挨打等。
32、(1)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或建设新式海军。
(2)维护清朝统治;购买外国机器,培养近代工业技术人才,改革科举。
(3)公车上书;掀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4)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严复;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33、
(1)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
(2)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